认真的,尽早教孩子学会告状!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9-18 18:59:41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认真的,尽早教孩子学会告状! 每年下半年,有多少新入园、新入学的小豆丁,就有多少担心孩子不适应学校生活的家长。 有朋友说希望孩子听

  原标题:认真的,尽早教孩子学会告状!

  每年下半年,有多少新入园、新入学的小豆丁,就有多少担心孩子不适应学校生活的家长。

  有朋友说希望孩子听话一点,但又不能太听话,万一在学校遇到什么事情了,第一时间都不敢跟老师说。

  这话听着是有点道理,但如果没有继续往下教,那也可能成了一句废话。

  咱们上点实操,就讲讲,怎么教孩子学会“告状”。

  01

  发生这些问题一定马上告诉大人

  别只是和孩子说,遇到事情第一时间告诉老师,不妨和孩子讨论一下,哪些事最重要,必须立刻找大人求助。

  无论是在上幼儿园、小学、还是兴趣班、甚至只是在公园、广场、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一定要让娃学会马上告诉大人或者老师。

  1、感觉到身体不舒服了:健康安全是底线问题,一定要跟娃强调,身体不舒服,不要硬抗,哪怕是在上课,也可以三步走:先举手,再起立,告诉老师请马上帮助我。

  2、大小便、口渴了、想休息了等基本需求:平时好好的,到了学校害怕、忍着、导致尿了、拉了的孩子也不少,甚至到了中学、大学,还有孩子身体不舒服了,不敢告诉老师,坚持上完体育课的情况,这些时候,也一定要让娃学会敢于为自己发声。

  3、情绪达到你受不了的程度:当你害怕、紧张、特别委屈、被身边的人恐吓了时,不管发生了什么,不管是什么时候,不舒服了,而且自己解决不了的,你都可以第一时间告诉老师。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体、生命安全,是高于一切权威的,真的不必事事都等老师批准。

  0 2 表达需求的勇气

  当然,娃不敢求助,可能有很多原因,不是家长叮嘱就够用了,主要区别这两类情况:

  第一,胆小,不敢跟老师说。

  像小D这样的慢热孩子,可能需要第一个突破的,就是心理关口:让孩子知道,和老师沟通是可以的、甚至是舒服的。

  可以怎么做呢?先从跟老师打招呼、分享一件特别小的事情开始。平时有意识地多在自己家里邀请朋友、小孩子一起玩、在家进行角色扮演等等,尽量保证整个经历都是正向的,孩子是舒服的就可以。

  这里更想说的是另一种情况:就是关于“告诉”老师的衍生物,那就是孩子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向老师“告状”。

  当孩子变成“人民警察”,慢慢地,老师都会“烦”、忽视,让他管好自己的事,不要随意“告状”,甚至很严肃地让孩子告状前,先说自己的问题。

  结果,很多孩子遇到问题了,真的就一直忍到下课才和老师说。所以,我们还需要教娃理清告状和需求的区别。

  什么是告状?

  怎么判判自己是否在“告状”?可以问他:你去找老师反馈情况时,并没有很想解决问题,而只是希望老师管一下,或者是觉得如果老师不管,那你也跟着做。

  比如:上手工课,明明没带剪刀,如果你是真心想要帮助明明解决问题,那么是不是可以想一想,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呢?你完全可以和明明轮流用你的剪刀,而不一定要和老师说,对么?

  那什么又是需求呢?

  表达需求,就是从自己出发表达自己的需要,当你在说这件事时,你已经动过脑筋尝试自己先解决了。但你解决不了,所以才要请求帮助。

  比如:你同桌上课挠你,第一次挠完,你就表达了不可以这样做,而且你还把椅子往另外一侧挪了一下。这就是你自己动了脑筋,用行动想要自己解决。

  比如,你的身体不舒服了,自己难以忍受了,这时,你表达的是自己的合理需求。

  “需求”、“告诉”这两个词大家可以结合学校发生的例子,结合孩子年龄不断不断地进行强化和区分。

  当孩子越来越明确,自己的求助不是老师所说的“告状”,那么自然他就更有勇气来表达需求。 0 3 关于服从和规则

  那遇到孩子因为老师太严厉、怕挨批评不敢沟通怎么办呢?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理解另外一对关键词,那就是服从和规则。

  关于这一点,从小D很小的时候,我就把它当成很重要的一课。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蛮谨慎地使用“听话”来形容小D,我不希望她是盲目服从、太听话的,但我又希望她是个明事理懂规则的。

  怎么做到呢?

  学会区分行为和动机。

  服从听话的本质是利用权力悬殊,是害怕和恐吓;而纪律规则的本质是理解规则,自发地内化规则。

  举个例子:生活中,当小D遵守交通规则,与其听她说:妈妈,我很听你的话,我反而会引导、回应她:嗯,你很遵守过马路要牵着妈妈的手这个规则。

  随着小D慢慢长大,我也会告诉她,妈妈的话也不全是对的,我也会犯错的,你遵守这件事,不是因为是妈妈说的,而是你认可这么做是对的。

  即便这样,小D上学后回家也会说,还是挺长一段时间非常听老师话的,比如,老师说在课堂上不能说话。

  面对这类情况,我采取的就是“对事不对人”,我会顺着小D的话,嗯,为什么课堂上不能说话啊?

  我们当然不希望孩子的认知只是,这样老师会开心,这样我会拿到小红花,而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课堂纪律的核心意义。

  “你们班级有那么多人,如果老师讲课时,你说话,别人也说话,那么是不是就听不清楚任何人的话了?上课不能讲话,是保证每个人,包括你自己,可以更好地学习,是不是对大家都有好处?

  这样的讨论,就慢慢能让孩子理解,我们为什么而听老师的话,而不是盲目地因为她是老师,我就要听话。

  这样我们也帮助孩子理解了,老师并不是唯一高高在上的“权威”,那么一些本能需求(比如上厕所、口渴、不舒服等),他们自然也就更敢于提出。

  而且,更关键的是,孩子就会有更好的独立思考能力。

  哪怕现在,他仍然不敢挑战权威,但他可以保留一份对一些事一些人不同的看法,这一点真的真的很重要。

  举例分析:

  我回家和女儿角色扮演,女儿扮老师,然后双手叉腰非常凶地对我说,***请认真听讲,不许再玩了!听见没?演完,女儿说,老师就是这么凶其他同学的,我很害怕。

  我当时就对小D说,你肯定吓坏了吧。把她抱到怀里后,继续说,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凶啊?

  小D告诉我,因为我们的自由玩耍时间到了,要上下一堂课了。

  我就接着说,是啊,老师着急了,因为如果大家不到齐,课就要晚开始了,就像妈妈有时催着你出门,也会吼你。

  但就像妈妈以前事后和你说的,妈妈仍然爱你的,但妈妈当时可以做得更好。对老师来说也是一样的,她仍然爱你们。

  而且你想啊,妈妈只带你一个小不点,都会忍不住吼你,更不要说老师要带一个班级呢,所以有时就会忍不住声音大了。

  这件事里面,我们先回应孩子的情绪,然后帮助孩子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做,这就是理解动机。

  在理解动机的基础下,再一起讨论行为。

  帮助孩子理解:动机是对的,行为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即使行为不够好,也不影响老师的本心。

  案例二:

  学校开始实行“光盘行动”,女儿现在每天晚上就很担心,说自己实在吃不下,但吃不完老师就会不开心,而且只有吃完的人才能有小红花,她也想要。

  大家先不往下看,思考一下可以怎么回应呢?

  一样的思路,先回应情绪,嗯,你很想要小红花,也很希望老师开心,但是你已经很努力很努力吃了,就是吃不下,吃不完。

  解读动机:为啥老师希望每个人都要吃光食物啊?因为农民伯伯种菜很辛苦的,一粒米要从小苗苗变成我们碗里的饭都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所以我们要珍惜。

  分析行为:老师希望你们从小可以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所以就会鼓励你们都吃完。

  这个案例里面,我还会多做一步,思考解决方案。但你即使很努力也吃不完,那怎么办啊?

  我们每次午餐前可以和老师说一下,吃多少要多少,让老师少给你一点。

  吃完了如果还需要,可以再加。每个人按需拿食物,那么浪费的机会就会减少。妈妈送你去学校的时候,也会和老师说一声的。

  04

  如何描述才能让别人真正帮到你

  虽然我们总会强调“遇到事情要和老师说”,但日常生活中,别忘记和孩子讨论:这件事你能自己解决吗?

  我们在学习育儿时,一定要学会区分“目标”和“手段”。

  比如今天谈的,“告诉老师”就不该是目标,只不过是孩子“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

  当我们越能清楚区分这两点时,我们越能明白,有些方法不能“懒”,觉得告诉孩子一句话就好了;也不能只是机械灌输,觉得只要孩子记住就好了。

  身体不舒服了,哪怕举手被拒绝了之后,我们也可以大胆走出教室,向别人求助,虽然这一步也无法保证悲剧的发生,但也许就是这样勇敢一步,结果就会大大不同。

  所以,怎么描述,才能让身边的人真正地帮到你,分享一个我经常使用的小技巧,就是5个自我追问。

  还是以我和小D的对话为例子:

  为什么要让孩子有事告诉老师呢?

  为了保护自己。

  为什么保护自己,就是要告诉老师呢?

  那如果不告诉老师,还有什么方式可以保护自己呢?

  所以这个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孩子什么技巧呢?

  这个是根据5W提问法的演变,就是可以追问5个为什么。

  当我们问了第二个为什么后,自己就衍生了很多其他问题,最终就帮助我真正找到了想要提高孩子能力的靶心。

  分析也写了,方法也写了,孩子就是孩子,说让孩子“保护好自己”最重要的一定一定是“学会求助”:我遇到了什么问题,我需要怎样帮助,当我求助而大人没有立刻支持时,我要如何坚持。

  这些说到底,是“坚定地表达自我”,而这背后一定是让孩子相信,他的自我是无比重要的,会被倾听的。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认真的,尽早教孩子学会告状!
认真的,尽早教孩子学会告状!

原标题:认真的,尽早教孩子学会告状! 每年下半年,有多少新入园、新入学

原创观点2分钟前

“站着吃”的学生,“弯了腰”的教育
“站着吃”的学生,“弯了腰”的教育

原标题:站着吃的学生,弯了腰的教育 近日,山东冠县一中学食堂内,数千名

原创观点3分钟前

为新老师们“撑一把伞”
为新老师们“撑一把伞”

原标题:为新老师们撑一把伞 新学期已开学半月有余,每年下半年都有大批怀

原创观点7分钟前

中国不只需要“985”大学
中国不只需要“985”大学

原标题:中国不只需要985大学 跟访王树国的这天,我对一个细节印象深刻:这

原创观点7分钟前

 200万教师编制正在消失,教师行业将如何破局?
200万教师编制正在消失,教师行业将如何破局?

原标题: 200万教师编制正在消失,教师行业将如何破局? 国内教师过剩的危机

原创观点2025-09-16 19:06:58

为什么说2026年要鼓励本科生考研?
为什么说2026年要鼓励本科生考研?

原标题:为什么说2026年要鼓励本科生考研? 家人们,最近好多同学都在问,为

原创观点2025-09-13 16:18:04

考研必读: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真正差别
考研必读: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真正差别

原标题:考研必读: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真正差别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到底有

原创观点2025-09-13 16:16:58

新高考下,如何做出“最优解”?高中选科策略与未来
新高考下,如何做出“最优解”?高中选科策略与未来

原标题:新高考下,如何做出最优解?高中选科策略与未来职业规划 在新高考

原创观点2025-09-13 16:14:58

孙先亮:超前学习,并非孩子成长的优选路径
孙先亮:超前学习,并非孩子成长的优选路径

原标题:孙先亮:超前学习,并非孩子成长的优选路径 最近一段时间,遇到两

原创观点2025-09-13 16:13:45

超过一半孩子正在遭遇“新型霸凌”!这些信号千万别
超过一半孩子正在遭遇“新型霸凌”!这些信号千万别

原标题:超过一半孩子正在遭遇新型霸凌!这些信号千万别忽略 去年开学季曾

原创观点2025-09-13 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