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为新老师们撑一把伞 新学期已开学半月有余,每年下半年都有大批怀揣热忱的年轻人告别校园、站上讲台正式开启教师生涯。他们带着对教育的憧
原标题:为新老师们“撑一把伞”
新学期已开学半月有余,每年下半年都有大批怀揣热忱的年轻人告别校园、站上讲台正式开启教师生涯。他们带着对教育的憧憬而来却也可能在角色转换中遇到现实挑战——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就能完成的,当丰满的理想遭遇骨感的现实,该如何带着教育理想,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新教师的抱负与困惑
我的学生思维还是没去干净,遇到学生提问我不会的问题,我就想着既然我不知道我就告诉他“我回去查一查再告诉你”,然后明显感到有些学生开始质疑我的权威和专业性。还是过于年轻,找不到理由搪塞。@七朴子
我踩过的雷是给学生物质奖励。我当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制定了积分制度,学生好好完成作业、成绩进步之类的可以攒积分,攒够了可以换本子、拍立得之类的,实行两年了,零零碎碎花了我大几百块钱了。其实,我是想着如果能让他们好好学习我也省点心,花些钱也没啥,但是有的学生真的就当成勤工俭学了,还有很多单纯为了积分应付作业,班里有个女生作业交晚了没给她积上分,竟然直接大吵大闹说早知道不给积分就不写了,我真的是……反正下一届我坚决不搞了,费钱费力费心。@喵喵
我以前内向内敛,现在主体性很强。思考了一下,我觉得干了一年班主任对我性格的影响很大。在工作中学习和成长,这就是这份职业带给我的人生感悟。@拔丝地瓜
不知道有没有人懂,上《画杨桃》这一课之前,我切了满满两盒杨桃,上完课发给了每个孩子。我记得小时候我学这一课的时候,十分不理解为什么杨桃会像五角星。上完课的那一天我很快乐,那天的杨桃是买给孩子们的,也是买给了小时候的自己。@叮叮猫
面对学生“学数学有什么用”的质疑,我没讲大道理,而是带他们算“奶茶店买一送一和第二杯半价哪个更划算”“生日派对AA制怎么分摊费用”。现在学生做题会主动说“这个知识点能帮我算账”,比单纯讲公式记得牢。@数学李
老教师的肺腑之言
当老师是需要经验的,但新老师也不要焦虑、不要着急,认真备课然后上课就行。第一阶段是关注生存阶段嘛,多积累就好了。@哗啦啦的花
对于各个班级我一直分情况管理的,纪律好的班级我的态度也好,会松弛有度一点,会开玩笑会聊天,因为我知道如果出了问题,一旦我严肃,他们也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状况。
但纪律差的班级这么做是不可能的,他们很容易判断出这个老师好不好“欺负”,这堂课有没有必要全程听讲,虽然可以用一对一私下聊天的方式去沟通,但一旦授课人数变多,一对一是管不过来的,所以不如从根源解决问题,不给任何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没什么“可怕”的机会。
有时候也是挺无奈的吧,要是不想管成绩的话,我完全可以不在意纪律,你爱怎么讲话就怎么讲话,反正不是我高考。但保持这种心态,不比用冷漠严格的方式对待学生更可怕吗,所以也没必要否定这种严格的管理方式,毕竟正是因为还不想放弃,所以会想要去管理。@禾雨南城
不建议上来就吼学生,特别是中学生。会被这样镇住的学生本来就是对老师心存敬畏的一类,这些孩子本就比较容易管理,真正难搞的学生是不怕这种伎俩的,甚至会引起更大的反弹和矛盾。刚接班的时候,或者第一节课,一般都会先和大家熟悉一下,而不是直接开始教学,趁此机会观察,把班上学生归归类,重点先关注在学生群体里比较中心的,比较外向、性格有能量的,把这些学生搞定,其他学生也会跟着你走。作为成年人,应该有能力从思想高度、意识形态、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等多角度对学生形成“降维打击”——说白了就是你得有两把刷子让学生服你,发挥自己的优势。长期来看吓唬是没用的,你最好有点东西,哪怕是你打游戏比学生强都是可以的。学生佩服你,你一个眼神就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玄色音符
如果当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面对学生要严格点,先紧后松,严而有爱,学生会慢慢喜欢你,而不是一上来就温柔,那样后面容易管不住。@彬斌
时间过得真快,我当老师已经第10年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1、入职前:参加新教师培训,转变思维,一定要去主动加联系方式,抱团取暖。
2、备课:备提前两周的课,去找课件,听优质公开课,国家智慧云平台就可以。问老教师提前要PPT和备课本,不要不好意思,脸皮厚点。
3、学生:关心关爱,别碰红线。
4、家长:注意分寸,注意话术。“你孩子挺聪明就是不学,需要家校合作”,有心的家长会协助你管好孩子,无心上进的也不容易找你麻烦。@快乐老家卡姆星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对新入行的老师们说,你们要注意如下几点:1.严而有爱;2.改变穿衣风格;3.培养习惯和规矩;4.抓落实提成绩;5.少说话多做事不八卦;6.提前备课,任何事情尽量都做在前面,多想一点,不要拖;7.开学事多,多定些闹钟;8.多看关于新班主任和老师的帖子。@婉婉猪
老师是一份工作,该努力努力,该自洽自洽。入职初期少说多学,按照学校布置的每一项要求来,不懂就问,问完自己多琢磨。关键一点混日子的心态都要不得,你去哪里工作混日子都不会有好结果。@菁老师的小宇宙
以下全是干货:
1、树立高冷人设,给学生一种不好惹的感觉,这样会为后续管班省掉很多麻烦。2、开学时候建立好班级群,一般都用企业微信建群,要家长完善信息,尤其是电话号码不能错,方便以后学生有事,你能及时从企业微信里找到家长电话。3、明确好请假制度,孩子请假外出一定要家长去接。4、电话设置自动录音,当班主任避免不了经常与家长电话沟通,电话录音可以保护自己。5、制作学生台账,能够更快更好的了解学生,方便管理,也为一些问题学生的教育留下教育痕迹,这都是保护自己的证据。@小时要努力
最难的就是第一个三年,刚入职,学科备课,班主任管学生应付家长,面对职场领导同事,反正确实很辛苦。所以建议假期提前备一些课和班主任管理的一些东西,比如学科网、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纸质书籍,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会减轻很多负担,慢慢来,我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过来的,慢慢的也会积累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成果,觉得现在不管是教学还是管班以及面对家长都游刃有余了,相信你也可以。@雨霖霖老师
接班第一件事就是要立人设。先讲规矩,把威严树立起来,后面教学会轻松很多。要公平、公正对待所有学生,学生的安全永远放在前面,红线事情不允许做,学会工作留痕等等。@汤圆劳斯吖
什么样的家长都有,什么样的学生都有,什么样的突发事件都有,学会冷静,不要哭不要害怕,有人帮助时感谢,无人帮助时成长,这就是自己的事情,每一次困境都是一次学习,但永远记得拍照录视频,做事留痕。@小白兔
作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老兵,我想告诫新老师如下几点:
1. 别绕圈子,有话直说:新老师跟学生、家长还有同事打交道的时候,千万别啰嗦,有啥说啥。比如给家长打电话,直接就讲“孩子最近上课老走神,您在家多留意下”,别整那些弯弯绕绕的,这样大家都能省点时间,工作效率也能提高。
2. 犯错很正常,别太纠结:刚开始教学,难免会出岔子,像课没讲好或者知识点讲错了。这时候别光在那儿郁闷,也别老想别人会咋看你,多想想从这次失误里能学到啥,以后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了。
3. 别啥活儿都揽:学校里事儿多,除了教学,可能还有各种杂事。新老师可别啥都往自己身上揽,和教学关系不大的事儿要学会适当拒绝。咱得先把课教好再说,毕竟咱是老师。
4. 别当“老好人”:要是其他老师老是让你帮忙代课或者干这干那,别不好意思拒绝。你要是一开始啥都答应,别人就会得寸进尺,最后累的还是自己。所以得学会给自己划清界限,别啥都应承下来。
5. 控制好自己的脾气:碰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新老师很容易生气上火。但这时候先别急着发火,深吸一口气,冷静个几秒钟再说话。把情绪带到工作里,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把关系搞僵。
6. 机会来了,主动争取:学校里有公开课、教学比赛这些机会,新老师别害怕出风头,要主动去争取。这可是展示自己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好时候,把握住了,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很有帮助。
7. 别怕和领导交流:领导问话的时候,别紧张,大大方方地回答,有啥想法都可以说出来。领导也是普通人,他们其实挺欣赏那些敢于表达自己的老师,所以别害怕,正常交流就行。
8. 别太把领导批评当回事:要是领导批评你了,先别着急自我怀疑。领导的评价只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完全对。咱就听一听,觉得有道理的就改,没道理的也别往心里去,别让它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
9. 别管别人的闲言碎语:在职场里,总有人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新老师别太在意这些评价,大家其实没那么关注你。咱就专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提升自己,别被那些无关紧要的话影响了心情。@班主任兜兜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好老师
学生:
我们班主任是教英语的,之前有一次我上课把画册从抽屉放到桌子上的书架上,她直接给我扔垃圾桶了,我甚至都没翻开。但是有次语文晚自习,语文老师从后面进教室我不知道,她就看到我在画漫画,她说:你怎么不做练习?(她布置好了的)我当时可紧张了,我都做好漫画被丢垃圾桶的准备了,结果她说:你这漫画画得不错呀,那你更得学习语文,才能编出更好的故事啊,这样你的漫画情节才会合理顺畅。然后叫我把漫画收抽屉,先做语文练习。从那之后我对语文和英语两种学科态度截然不同,有个好老师真的会增加你对那一科的兴趣。@墨山无相
我们英语老师是00后,她从不说“这个单词你必须记住”,而是跟我聊我喜欢的游戏里有没有那个单词。我说喜欢玩《我的世界》,她就教我block(方块)、build(建造),现在我玩游戏时会主动记单词,还能跟外国网友简单聊天。@铁傀儡biubiubiu
家长:
我以前天天盼着老师多布置作业,总担心孩子考不上好大学,他闲一会儿我都焦虑。直到孩子的班主任跟我说既然孩子喜欢打篮球,就让他每天打半小时,学习效率会更高。现在孩子每天主动完成作业,还会跟我聊打球时的趣事,性格也开朗了,原来以退为进也是大智慧,不逼学习反而能让孩子更主动。@秘密姐姐不是我
我们家孩子很皮,我怎么管他都不听,以至于我特别担心他上小学不能适应,开学前我频繁刷到一年级新生适应不了小学生活被劝退之类的帖子——大数据也来虐我。随着9月1日的来临,我的担心到达了顶峰。孩子的班主任郑老师是一位40多岁的女士,我设想了一万种可能,唯独没有想到经验丰富的郑老师对孩子们既有耐心,又有办法,我至今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让我那么调皮的孩子半个月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每天上学都动力十足,连吃饭都变多了。我问孩子好多次,他也只是说郑老师特别有趣,带着他们像在幼儿园里一样做游戏上课,还让大家把喜欢的书和棋牌带到教室,给大家布置游戏区,让同样惧怕上小学的孩子们一下子卸下了防备。看来,老教师严厉是我有刻板印象了,只要一个老师爱孩子,年龄只会是财富。@鹏鹏妈妈
这些来自一线的留言,打破了“新教师=活力、老教师=经验、学生=被动、家长=焦虑”的刻板印象。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迷茫和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更加成熟的教育者。真正的好老师,从来不是固定的模样,而是能看见每个学生的独特,在教育的路上,与学生、家长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