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代孩子的“人生倒置病”:小时候花大把时间冲击考试,长大了不知道自己是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7-08 20:13:33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这代孩子的人生倒置病:小时候花大把时间冲击考试,长大了不知道自己是谁 一个人的一生,有一个成长规律。 从生理上来说,就是婴儿喝奶,

  原标题:这代孩子的“人生倒置病”:小时候花大把时间冲击考试,长大了不知道自己是谁

  一个人的一生,有一个成长规律。

  从生理上来说,就是婴儿喝奶,长了牙开始吃东西,青春期荷尔蒙激发,成年后身体成熟。

  心理上来说呢,小时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想哭就哭、想闹就闹,大一些之后,开始注意同伴之间的关系,然后逐渐成为一个心智成熟、能自我控制的社会人。

  我不是专业人士,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吧。

  可是呢,我忽然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社会,生生地给倒了个个儿——就像是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

  要求小孩子的行为像个成年人;可是呢,我们社会的成年人,却幼稚地像个孩子。

  人到成年,尤其中年之后,应该是心智成熟、自我价值清晰、生活富足、信仰坚定、越来越热爱生命的状态。

  可惜的是,我们却越来越焦虑、惶恐,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甚至不知道该怎样度过余生。

  这,到底是怎么了?

  小时候不讲道理是正常的

  长大不讲道理就是荒谬的

  小时候,本来应该这样:横竖不吝,油盐不进,听不进道理,按着自己的性子来,撒娇犯浑。

  这听起来不是什么乖孩子,但是,小孩子基本上只能算是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人”吧。

  我们就只能用半个人、三分之一的人的标准,去对待他们。所以呢,我们要哄孩子、引导孩子。

  这个时期,孩子不讲道理是正常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他不讲道理所造成的后果,其实是可控的。而且,他真是在一次次不讲道理中,渐渐学会怎样讲道理的。

  这是从实践中习得,虽然有时要付出一些代价。

  还记得那个五道杠少年吗——2岁开始收看《新闻联播》,7岁时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他“只关注国内外新闻大事,从不玩游戏”、他的理想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如果这个孩子是自发拥有这样的胸怀,那堪称天降奇才。可惜,事实证明这基本上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打造出来的。

  是的,我们总是要求孩子从小就很“听话” “懂事” “像个小大人”。

  可别小看这三个标准,我们的孩子还没有用自己的人生去体验,为什么要“听话” “懂事” “像个小大人”?

  这三个标准本身没什么错,但是,错就错在太早去要求孩子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孩子好像是达到了“标准”——但是,这近乎是在“表演”,没有经过他们内心的认同。

  我觉得孔融三岁让梨,那是特例,是孔融天性里有关心他人的天赋。可是,如果我们让每个孩子都三岁让梨,那还是违背了孩子的成长特性。

  然后呢,正是因为我们不给他们这个自我学习的机会,他们日后虽然身体长大了,但有可能会犯比孩子还要低级的错误。

  一位成年男性开车被警察拦下,他竟然宣称自己是银河系皇家,如果激怒他就要“毁灭地球”:

  “我皇家在整个银河系在整个宇宙是最大的……我要坐伟大的帝位……你知道吗,你要是激怒我,我是要灭掉地球的!”

  小时候的反叛是正常的

  长大后的保守是正常的

  忘记是谁说的:年轻人都是破坏者,成年人都是守卫者。

  就是说,年轻人是可以质疑、打破旧规则、旧制度的——世界上正是因为有年轻人的冲动,才有了重新建立更好规则、制度的可能。

  而成年人,因为有了家庭、孩子,有了自己的事业,更倾向于社会的稳定、平和——也正是有了他们,才让社会有逐渐良性变化的可能。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阶段,很迷恋“嬉皮士”——自由、独立、个性、冲动、艺术、自我——后来呢,我看到当初的那批嬉皮士,纷纷投诚归化,成了大学里的教授、公司的CEO,甚至,还有的成了政府的官员。

  当时,我心里挺瞧不起他们的,觉得他们不够坚定,不够纯粹,不够牛逼——后来,随着年龄渐长、成家立业,才慢慢理解了这是怎样发生的。

  2008年,53岁的乔布斯,随着年龄、阅历的丰富,已经从放荡不羁的嬉皮士,完成了一个佛教徒的信仰转变。

  同事评价他:从前那个刚愎自用的乔布斯不见了,现在的乔布斯是一个温情主义者。

  于是,我也理解了——奥巴马会很坦然地承认:“众所周知,我年少时曾吸食大麻。”

  大众并不会为这些占据主流地位的大人物,曾经年少轻狂的错误感到“罪不可赦”——因为“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可以宽恕”。

  可是,我们如果让年轻人在青春时期压抑他们的“坏”,那么,他们长大后呢,就算读了博士,在工作中颇有成就,却可能在成年后爆发。

  当然,这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但是,机率往往很大——在心理学里,有一个“报复性补偿”,讲的就是这个现象。

  就是说,我们在童年时缺乏什么,长大后往往就会报复性地去补偿什么。

  其实,你会发现,小时候如果太乖,长大之后,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管,就会想去尝试一下“坏”的事情。

  本该15岁的时候打架、搞破坏、夜不归宿、偷偷抽烟、学喝酒、看成人画报;成为成年人后,应该做的是戒烟、限酒、学会温和待人、有家庭责任感……

  可是呢,我们在15岁的时候,什么都不允许去做。那好,一直忍到大学,甚至,忍到工作、忍到结婚之后……

  然后,你会发现,很多30多岁的成年人,开始沉迷于烟草和酒精,沉迷于游戏和情色,动不动就使用暴力,不肯回家,不肯陪伴家人孩子,在外面瞎混,打牌赌博……

  很多成年人告诉家人:我也不想啊,但是需要应酬啊——这是真话吗?还是只是自己想过那样的生活罢了?

  年轻的时候,家长不让谈恋爱,不让打游戏,不让抽烟喝酒,不让在外面过夜,不让穿漂亮衣服,不让和朋友聚会……

  好不容易熬到现在,自己是成年人了。结果,全都给变本加厉地给“找补”回来了!

  小时候自我探索是正常的

  长大后没有自我是可悲的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很烦人,总是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会死吗?妈妈会死吗?家是什么?世界是什么?宇宙是什么?……

  然而,我们很粗暴地阻止了他们的这些提问,让他们好好地去学好拼音、英语、算术、钢琴、舞蹈……我们的孩子,就关上了这道闸门。

  就算他们自己不关,随着上了小学、中学、高中,也会有课本、课程、作业、习题、考卷、老师和校长……帮他们关上。

  于是,我们的孩子,不再问自己是谁,自己的情感怎样,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己的未来是什么……他们要做的,就是眼前的这一节一节的课、一次一次的考试。

  越是在小的时候,他们就越是拼命地去学习——因为,每多考一分,就会干掉几十个人,每多考十分,就会干掉几百个、一千个人……

  等他们来到了大学,已经耗尽了几乎青春所有的激情和动力,他们也是残酷竞争的胜利者了。

  于是,他们就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了。反正,严进宽出的大学里,是可以很容易混到一张毕业证的。有了这张毕业证,就可以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了。

  然后,进入到了知名企业,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之后,他们才会真正地喘一口气,问一下自己:我是谁?

  有多少人,在40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学的专业、做的工作;

  有多少人,在结婚七年、十年之后,才发现和伴侣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有多少人,在60岁退休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这大半生都白过了,从来没有过过自己的生活……

  可是,如果我们给小孩子多一些时间,让他们认真地去想一想“我是谁”呢?

  然后,再让他们花很长的时间,寻找自己的兴趣,学习自己的未知,探索自己的方向。

  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之后,自己去选择大学和专业,自己去找工作,自己去创业……大学其实是真正学习的开始,成年之后则进入到了终身学习的轨道。

  等到30多岁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努力了15年了。而且,他们还可以在这个方向上再努力20年、30年……

  那么,他们取得人生成就,享受人生幸福的几率,是不是会更大一些呢?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焦虑的家长,挤爆这个门诊
焦虑的家长,挤爆这个门诊

原标题:焦虑的家长,挤爆这个门诊 如果学习困难成了一种病,你会带孩子看

原创观点15小时前

 575分被锁门外:清北苗子变“弃子”,谁该为这场教育
575分被锁门外:清北苗子变“弃子”,谁该为这场教育

原标题: 575分被锁门外:清北苗子变弃子,谁该为这场教育悲剧买单? 高考放

原创观点15小时前

无论在哪里工作,请戒掉你的“弱者气息”
无论在哪里工作,请戒掉你的“弱者气息”

原标题:无论在哪里工作,请戒掉你的弱者气息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曾主持过一

原创观点2025-07-09 20:49:41

“吃饭最好的娃中毒最深”,幼儿园铅事件结果来了,
“吃饭最好的娃中毒最深”,幼儿园铅事件结果来了,

原标题:吃饭最好的娃中毒最深,幼儿园铅事件结果来了,监控画面流出 孩子

原创观点2025-07-09 20:47:02

学生未报清北,怎么就成了“教育的失败”?
学生未报清北,怎么就成了“教育的失败”?

原标题:学生未报清北,怎么就成了教育的失败? 不报清北,老师就发火?学

原创观点2025-07-09 20:44:25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背刺中产父母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背刺中产父母

原标题: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背刺中产父母 2025年7月4日,一个历史性的时

原创观点2025-07-09 20:11:18

暑假,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父母的执行力!
暑假,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父母的执行力!

原标题:暑假,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父母的执行力! 很多人都在说:暑假

原创观点2025-07-08 20:14:02

这代孩子的“人生倒置病”:小时候花大把时间冲击考
这代孩子的“人生倒置病”:小时候花大把时间冲击考

原标题:这代孩子的人生倒置病:小时候花大把时间冲击考试,长大了不知道自

原创观点2025-07-08 20:13:33

初中生考前焦虑症如何心理辅导
初中生考前焦虑症如何心理辅导

原标题:初中生考前焦虑症如何心理辅导 各位学生党们,你们好哇!你知道吗

原创观点2025-07-07 20:30:01

 2025高考志愿填报:为孩子选好大学而非热专业,看完
2025高考志愿填报:为孩子选好大学而非热专业,看完

原标题: 2025高考志愿填报:为孩子选好大学而非热专业,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

原创观点2025-07-06 16: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