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6-28 20:10:18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去年高考季,张雪峰直播间发布11999元/17999元两档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万个名额被一抢而空,给江湖留下3小时赚2亿的

  原标题: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去年高考季,张雪峰直播间发布11999元/17999元两档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万个名额被一抢而空,给江湖留下“3小时赚2亿”的传说。

  今年高考前一周,张雪峰哽咽宣布“或将”停播,声泪俱下不知是为暂停“寒门救星”的使命而遗憾,还是痛惜到账金额少了一笔。但已知的是,上述两档服务今年分别涨价1000元,上架20分钟后,大部分省份就售罄。

  中国人的一生处处都是分水岭, 但每一处分水岭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有不同的定价。按照研究机构的测算, 志愿填报这一分水岭,市场规模就在过去十年翻了十倍。

  未成年人或许还不懂“同分不同命”的残酷现实,但他们的父母大概都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感触深刻。

  复杂的规则、善变的环境、性价比的权衡叠加在一起,高考志愿填报成为一场比高考更复杂的较量。

  被放大的焦虑

  过去十年,高考的难度未必增加,但志愿填报的的复杂性却与日俱增。

  以内蒙古的“动态排名、精准定位”机制为例,考生可以实时获知自己在心仪大学候选人名单中所处的位次,评估上岸概率——系统关闭前,可以把别人挤出去,也可能被别人挤出来,前一秒北大光华,后一秒北大青鸟。

  这套机制的初衷可能是促进志愿填报的公开透明,但架不住群众在执行层面各显神通。《北京青年报》曾探访内蒙古包头的志愿填报现场,有专业机构负责统筹全局,有往届考生负责微操,有高分学生负责替低分学生“占座”,网吧老板负责涨价。

  2022年7月,内蒙古包头某网吧志愿填报现场,图片来源:北青深一度

  也许是过于紧张刺激,在内蒙施行了近20年的动态排名机制在今年成为历史,2025年起,全内蒙的志愿填报切换为平行志愿模式,赌赢清华园赌输清华池的传说就此作古。

  整体而言,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经历了两个重要转变:从估分报志愿转向知分报志愿(1995年后),从梯度志愿转向平行志愿(2008年后)。

  “知分填报”和“平行志愿”的出发点都是降低掉档风险,但也让志愿填报这件事逐渐走向复杂,让志愿填报咨询变成一门值钱的生意。

  90后一代普遍经历的是“老高考”填报模式:底层逻辑是用已知的分数匹配最好的大学,如果不能被心仪的专业录取,也可以调剂到其他专业。

  “老高考”模式下,一般每个批次可以填报4-8个院校,每个院校可以选6个专业,还算简单。

  但 2015年后陆续普及的“新高考”制度,让局面的复杂程度发生质变。

  目前除了新疆和西藏外,其他省份均已转变成新高考模式,对应着“专业(类)+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两种志愿填报模式,向好趋势和衍生难题一同到来:

  一是可报志愿数量大幅增长。

  采用“专业(类)+院校”的的辽宁,本科批次可以填112个专业;采用“院校专业组”的四川,今年把志愿数量提升到45个,每个专业组里可选6个专业,理论上考生最多能填270个专业志愿。

  菜单上有270个菜都足以让人头皮发麻,更不用说填志愿了。尽管可报志愿数量大幅增长,最终录取结果还是唯一,分母越来越大,不确定性也越来越高。

  二是专业的权重超过学校。

  原因可能是过去十年,中国的大学数量增加了近400所,但985/211院校一直保持在115所, “好大学”其实并未增加,推动专业的重要性提高。

  另一方面,高校本科专业在过去十年从309种增加到845种,随着市场快速变化,专业的增减调整也愈发频繁,其中不乏轻化工程(其实是造纸)这种迷惑性极强的专业,进一步拉大了信息差。

  衡量学校排名的标准非常明晰,毕竟政府已经划出重点名单,但专业好坏却见仁见智。

  高考结束前,学生的重心往往都在高考而非志愿——没人会天天研究自己中彩票之后买保时捷好还是奔驰S好。这导致大部分人对专业和对应的就业市场缺乏了解,也为众多张雪峰创造了利润空间。

  志愿选择影响的不是大学四年,而是往后漫长的职业生涯,稍有不慎就走向月薪三千的不归路。“把高考的每一分在未来最大化变现”这件事,让知识改变命运变得无比具体。

  但问题在于, 决定人才定价的既不是考生,也不是高校,更不是张雪峰。

  人才的定价权

  2012年7月,一位被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的考生在贴吧发帖,言语间满是对自己错失土木工程专业的遗憾。这个帖子当年没什么热度,反倒是十年后土木行业寒冬来袭,一众网友赶来合影。

  无独有偶,张一鸣高中时读了一本北大老师写的《普通生物学》,对“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走了心,报考了南开的生物系。幸运的是,南开生物系没要他,把他调剂去了微电子;更幸运的是,张一鸣大二下学期转专业去了计算机科学。

  可见全球顶级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也会对选专业这事出现误判,张雪峰在2020年力荐大家报考土木工程,也就不算什么污点了。

  要知道曾有专业咨询公司在2011将计算机科学列入“红牌专业”,原因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

  事实证明,2010年后诞生的诸如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产业,都是计算机科学的延伸。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现象:专业的受欢迎程度永远滞后于产业的发展。

  实际生活中,专业的选择与行业的景气往往错配,2012年学金融,四年后进银行喜迎降薪;但同一年去天坑材料,毕业后反而能赶上天量的财政补贴和民间投资涌入新能源领域。

  决定人才供给的不是高校,反而是产业在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2017年电竞热度爆发,三年内就有60多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到了毕业附近的2022年,行业的收入和规模出现首次下滑。

  决定工作好坏的是行业的起伏,而决定后者的因素就复杂得多。1999年从富士康辞职,可以成为立讯精密的老板王来春;2019年从富士康辞职,就只能坐大巴去立讯精密给王来春打工了。

  为人才定价的是具体的产业和公司,大部分能提供高薪酬岗位的企业都有两种特征:一是有长期持续的盈利能力;二是面临阶段性的人才短缺。

  前者的代表是各家互联网大厂,虽然待遇不菲,但竞争同样激烈。

  2022年比亚迪营收站上4000亿大关,净利润同比暴涨449%,第二年,800名清华北大毕业生杀向比亚迪,让王传福受宠若惊:以前想招清华北大人家看不上,今年招到不少。

  后者往往存在于技术和商业模式切换期创造的新产业,好处是求职面临的竞争少,坏处是如果有这个眼光,全职炒股肯定赚得更多。

  行业的迅速增长又会加剧市场格局的分散,导致行业普遍存在就业市场并不吃香的“小公司”,导致在专业选择上不被看好。

  下意识认为涌入红海更安全是人之常情,就像马云所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正所谓人道洛阳花似锦,偏我来时不逢春,一个行业四年前就繁荣,难保四年后还有长坡厚雪。填志愿相当于在买入一个有4年封闭期的理财产品,谁也猜不到到时是赚是亏。

  人们对不确定性有种天然的厌恶,人生抉择的关口未必有引航的灯塔,但绝对不缺打扮成灯塔的专家。

  焦虑的解药

  中国正常运营的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企业有1300多家,按照天眼查的口径,近70%都来自高考大省河北。

  这门生意的繁荣,一是因为有得赚,二是技术难度其实不高。

  毕竟“定终生”的关键一役摆在眼前,今天少氪的金,也许都会变成日后少赚的钱。

  从技术门槛的角度看, 志愿填报咨询的附加值更多是对庞杂信息的筛选整理,在志愿填报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的确能解决愈发严峻的信息差问题。

  但至于服务效果,用户反馈最快也要等到四年之后,近乎一锤子买卖。即便身在产业一线的从业者,都未必清楚所在行业的增长前景,更何况直播间里上一份工作或许是卖保险的志愿填报咨询师呢?

  如果把志愿填报视作投资,那么无论好的预期还是差的预期,都好过不确定的预期。从志愿填报到烧香拜佛,种种类似消费行为的实质,更接近于一种消除不确定性的安慰剂。

  对风险的厌恶来自人的生物性,而非地域和文化所决定。对铁饭碗的痴迷也非山东人民的专利,希特勒的父亲就希望儿子别惦记艺术,老老实实做一名公务员。当然儿子后来的确当了公务员,行政级别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期。

  有趣的是,元首后来与年轻时一起追逐艺术梦想的朋友奥古斯特·库比席克重逢,发现老朋友也在奥地利政府任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公仆。

  志愿填报的特殊性在于, 对很多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来说,这很可能是在“改变命运”这件事上,最后一次有选择权的关口。

  学生时代的敌人是明确的知识点、数学试卷上最后一道大题和完形填空里四个不同时态的动词,接受教育的过程是锚定一个明确的指标——即分数,并动用一切努力在考场上比别人做得更好。

  但在社会立足这件事,既没有清晰的预期目标,也没有明确的工具手段,面前的敌人虚无且不可控。自己的人生路总是比别人多了些颠簸,不是因为高考考得不好,而是别人有一辆搭载AIRMATIC空气悬挂系统的奔驰S450。

  当学生时代的工具理性开始失效,面前的压力从“这两分是怎么丢的”换成了“把你的思考沉淀到日报周报月报里”,看不见的大手接棒看得见的巴掌,不确定性的焦虑感就会开始蔓延。

  当无数人希望借助外力消弭这些焦虑时,它就会成长为一个大生意。给迷茫的心灵以安慰,在任何时代都是财富密码。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时代变了,鸡娃即将崩溃?意外的事接连发生
时代变了,鸡娃即将崩溃?意外的事接连发生

原标题:时代变了,鸡娃即将崩溃?意外的事接连发生 今年高考,非常意外。

原创观点6分钟前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原标题: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去年高考季,张雪峰直播间发布11999元/1

原创观点11分钟前

放弃清北,去香港读“高薪专业”?
放弃清北,去香港读“高薪专业”?

原标题:放弃清北,去香港读高薪专业? 高考之后,18岁的张海岚出乎意料地成

原创观点17分钟前

教育就是,父母不要跟孩子说太多话
教育就是,父母不要跟孩子说太多话

原标题:教育就是,父母不要跟孩子说太多话 父母不要跟孩子说太多的话。 这

原创观点2025-06-26 20:04:33

是谁在批量制造“厌学小孩”?
是谁在批量制造“厌学小孩”?

原标题:是谁在批量制造厌学小孩? 不久前凤凰网发布了文章《全国超25家休学

原创观点2025-06-24 19:56:00

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
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

原标题: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6月23日,宇

原创观点2025-06-24 19:54:40

湖北专升本辅导机构应该选择线下还是线上?
湖北专升本辅导机构应该选择线下还是线上?

原标题:湖北专升本辅导机构应该选择线下还是线上? 许多学生在备考湖北专

原创观点2025-06-23 20:29:04

高考成绩压根就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事情
高考成绩压根就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事情

原标题:高考成绩压根就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事情 每年高考结束,网上

原创观点2025-06-23 20:26:54

DeepSeek揭示儿童最幸福10个瞬间,我顿悟如何养出一个高
DeepSeek揭示儿童最幸福10个瞬间,我顿悟如何养出一个高

原标题:DeepSeek揭示儿童最幸福10个瞬间,我顿悟如何养出一个高能量孩子 心理

原创观点2025-06-23 20:24:28

香港求解大学“宿舍荒”
香港求解大学“宿舍荒”

原标题:香港求解大学宿舍荒 学生住宿问题正成为全球教育城市竞争力的试金

原创观点2025-06-23 20: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