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破局原业务A股教育企业将迎来倒逼升级 A股教育企业中高营收强者仍旧在寻求业务的扩张和良好发展态势的可持续性,而其它营收持稳甚或出现亏
原标题:破局原业务 A股教育企业将迎来倒逼升级
A股教育企业中高营收强者仍旧在寻求业务的扩张和良好发展态势的可持续性,而其它营收持稳甚或出现亏损的企业则是在寻找长期盈利点,以提升收入或扭亏为盈。
之前(早幼教)教育股产生剧烈动荡,一个关键是源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即政策的强监管和规范,拥有园所最多的威创股份自然受影响最大。
据其2019上半年年报显示,旗下幼儿园服务业务收入 8853.989万元,同比下降 27.76%。或基于业务破局,今年9月威创股份发布“教赋联盟”平台,并依托于威创的幼教基因和行业资源,将学校作为实体,搭建全新的K-link综合会员服务平台。深耕产品服务,成为改善早幼教和其它赛道业务的一次细分尝试。
与此同时, To C 业务和To B业务的相互交融,也成为教育行业一大趋势。
以教育信息化为例,其领头羊科大讯飞在其中占据了很大份额,尤其是智慧教育业务,其To B业务多集中为政府机构、学校等;而随后发布的面向个人的晓译翻译机,则逐步打开C端市场,形成To B\To C双驱动发展。
让“长板”更长-度过阵痛期
9月,教育行业热点事件不乏。17日,立思辰大语文品牌更名为“豆神大语文”,随之一系列以IP化产品也在加速落地。提高品牌辨识度,all in大语文,押的就是市场。
2018年报显示,收购后的公司大语文学习业务现金收款2.41亿元;而2019H1报告期内,仅半年公司大语文学习业务就实现现金收款2.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12%。教育业务占比由2018年的75.54%增长到2019H1的89.34%,成长为主要板块。
大语文因契合当下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风口,已经逐渐独立成为一个K12的细分品类,一方面符合文化自信,另一方面,相比于英语而言,语文教育IP化的可能性更多元。
让长板更长,或许成为目前A股跨界转型教育的企业可以借鉴学习的。尊重教育市场本身的逻辑,无论是做大还是做快,政策机遇与市场需求都缺一不可。
A股教育企业将迎来倒逼升级
45家A股教育企业,有市值高企的中公教育,2018年净利润排名第1的视源股份,也有依然没能扭亏的全通教育,但目前A股市场正是一个让投资者观望的现状,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业务板块将受关注。
腾讯教育近日正式对外宣布,中标深圳市“罗湖区智慧教育云平台”政府采购项目,金额9235.5万元。其实在2015年,腾讯QQ就正式推出“互联网+教育”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互联网巨头布局智慧教育,相对于A股许多深耕教育信息化的教育企业来说,是倒逼升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仅财政部门,就向包括智慧教育在内的教育信息化领域投入了2731亿元资金,预计到2020年,这个投资规模将增长到3800亿元。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都拥有充足的资金实力、优质技术研发与投入,还有超强的品牌效应,在这个巨大市场中,人人都认为有机会,对于A股企业而言,要想让机会成为订单,硬核实力亟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