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编者按: 本文转自独立思考,作者潘欣,前新东方在线COO,人称潘大叔。 在本文中,潘欣提到,新IP的孵化决定着泡泡玛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随着成功
编者按:
本文转自“独立思考”,作者潘欣,前新东方在线COO,人称潘大叔。
在本文中,潘欣提到,新IP的孵化决定着泡泡玛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随着成功的IP越来越多,新IP孵化的容错率也越来越高了。所以孵化出新的成功IP完全不需要担忧,差异只是新IP的“超级”程度。此外,泡泡玛特的未来就是对标迪斯尼,如何构筑像迪斯尼一样的护城河才是未来泡泡玛特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接触泡泡玛特还算挺早的,大概2018-2019年,我闺女迷上了Molly,可真买了不少,差不多每周末去商场都要进店里体验一下抽盲盒的感觉,当时她的小学同学们也都很疯狂的买Molly。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没兴趣了,她的同学们也都不买了。
我印象中,从没听我闺女说过这个好看哪个难看的,她更关注的是开盲盒别买到一样的、开盲盒要能抽到稀有款就好了,当然还会和同学互相交换自己没有的Molly。那时候,我也并没觉得Molly是什么了不得的IP,只是觉得卖点是盲盒+社交,还不如风靡小孩中的小天才的社交属性强。当然,还有一个核心价值是抽到稀有款卖掉赚一笔的心态。
2020年,泡泡玛特上市了,我还关注过一段时间,后来习惯性的进了商场碰到泡泡玛特的门店,我都看两眼,看看里边人多不多。后来发现人不如以前多了,看财报业绩也一般般了,就没再关注过了,直到今年才发现泡泡玛特已经火遍全世界了。
于是,我找出了泡泡玛特2020-2024年五年的年报和2020年上市的招股书,希望梳理一下泡泡玛特的发展脉络和未来的趋势。
看了财报,我得承认人的体感认知是有偏差的,看到的只是局部却容易误认为是全部。当年我看到人流日益减少的泡泡玛特门店的时候,直观感觉就是泡泡玛特不行了,但是我忽视了门店和机器人店扩张和线上销售对单店人流的稀释。事实是,我的观察对了一半就是泡泡玛特前几年确实没之前那么火了,错了一半就是泡泡玛特这几年其实还在增长。
Lisa和泡泡玛特的天作之合
泡泡玛特的分水岭是2024年4月,可以说如果不是Blackpink的Lisa在ins快拍上为Labubu“带货”,那么泡泡玛特只能算是一家还不错的好公司,因为有了Lisa“带货”,泡泡玛特成为了一家神奇的好公司。这从其2024年上半年45亿、下半年85亿营收数据可以证明。
无从判断lisa最早的“带货”是自发行为还是商业运作,但是后续持续的发快拍“带货”大概率是泡泡玛特运作的结果。今天浏览了一遍lisa的ins,发现她作为LV的全球代言人,帖子里是不遗余力的为LV带货啊。再看看LV下滑的营收,不得不说泡泡玛特和Lisa的合作真的是太成功了、性价比肯定也是非常的高,天作之合。
Labubu反哺Molly
Molly是泡泡玛特第一个成功的IP,更是驱动泡泡玛特走向成功并上市的IP,也是迄今为止产品生命周期最长的IP。
但是,如果不是Labubu突然被lisa带火的话,Molly可能也就没了后续重获增长的可能。Molly在2020年失去了增长,这大体和我当时的感知一样,Molly在2021年后续走高端的MEGA又延续了它的产品生命周期,其高昂的定价带来的销售增长也反映出用户量增长是有限的。MEGA又延续了Molly两年的增长,然后又遇到了增长瓶颈。2023年,海外开始起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