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学里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大学里的规定也各自奇葩。为了能让学生们有一个更好的大学生活,不少高校都推出了独具特色的规章制度。不仅涉及学生的
大学里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大学里的规定也各自奇葩。为了能让学生们有一个更好的大学生活,不少高校都推出了“独具特色”的规章制度。不仅涉及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还关照到心理状况、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谓是“细心体贴”、“面面俱到”。
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桌子上不能摆放东西,床上不能有人……诸如此类奇葩的规定,让各位大学生直呼:“我太难了!垃圾桶不就是用来扔垃圾的吗?桌子不就是用来放东西的吗?不然买来干嘛,难道就只是当装饰的?床上不能有人,是的,我应该在车底。”
这些规定之所以被定义为“奇葩”,就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并不是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当场拆快递会暴露个人隐私,饮料没有盖子会洒出来,垃圾桶本来就是扔垃圾的地方,用马桶里的水泡面还要欣喜吃下,这已经涉及到智商正不正常的问题了……这些规定都不符合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给学生造成了困扰,带来了许多不便利之处,因而遭到了频频吐槽。
既然如此,那学校为什么还要制定这些规定呢?站在学校的角度上去想,它的出发点是好的。饮料不允许加盖,是因为部分同学将外带的饮料盖子随手乱扔,导致校园环境遭到恶化;取快递不能带走盒子,是为应对环境保护、垃圾分类而做出的措施;垃圾桶不能有垃圾,是为了保持寝室的干净整洁,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但是,不可否认,学校为了实现这份初衷所采取方式却不太合适,更有网友回复称:这简直是学校领导脑袋突然发热,拍拍屁股做出来的决定。在微博“你最不能接受的高校校规”投票中,参与人数高达10万余人,并且还有人在下方评论“为什么没有全选这个选项?”由此可见,这些奇葩的高校规定已经让大多数人难以忍受了。
近年来,部分学校的奇葩规定动辄引发社会热议,做法不一而足。这些奇葩规定频现,投射出的也是依法治校思维的匮乏,在有的校方管理者眼中,以为“依法”是律师生而非律自己的,因此将“依法治校”仅仅流于口头。按照******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依法治校”首先就是对学校管理提出的要求,对于规定必须得包括民主决策和起码的合法性审查,确保学校规定被收束在“合法”的范畴。
而所谓的“合法”,便是校方必须得考虑到实际的情况和方案具体的可行度,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协商,以彼此尊重的方式取得相互的理解,达到规定初衷的最好效果。文/曾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