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概念获奖文章涉嫌抄袭,道德和法律教育亟需跟进 10月末,有网友反映第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许如珵的作品《古董》涉嫌抄袭。11月6日,萌芽
新概念获奖文章涉嫌抄袭,道德和法律教育亟需跟进
10月末,有网友反映第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许如珵的作品《古董》涉嫌抄袭。11月6日,萌芽杂志官方微博发表回应,称获奖者许如珵的作品中大量情节、词句均与作家北南2018年1月起发表在晋江文学城网站的《碎玉投珠》雷同,已构成抄袭,按大赛规定取消其二等奖成绩,并收回获奖证书。许如珵已接受询问,承认自己因功利心而抄袭,是对作家北南极大的不尊重,向作家北南道歉。随后,作家北南于微博发文表示“接受道歉”,但不会原谅。目前因涉及作品出版问题,其与杂志方和出版社仍在沟通,后续事情正在处理当中。
这起抄袭事件至此总算告一段落,但是对我们来说确有一定的警示教育意义。作者许如珵承认自己因功利心而抄袭,这已经不是个例,同时也反映出了社会当下存在的诸如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问题。笔者认为,这些社会现象的本质是作者道德观念尤其是诚信观念的淡化和法律意识的浅薄。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重视诚信,早在古代,对诚信就有深刻的诠释,“言必信,行必果”、“人无信不立”,而今天,将诚信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行为层面,可见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是自我修养的境界是一种准则,更是一种责任。虽然当前学生普遍具有对诚信的认知,然而,在不科学和教育评价导向下,他们却依然不时发生不诚信的行为。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增加道德教育课的比重,将社会道德意识,社会规范等内容加进去,使学生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将其付诸实践。
功利主义思想使许多学生无法忍受孤独,不愿对学习和知识进行深入的关注和研究,导致腹中空空如也,只好照搬他人的成果来应付。他们也许不知道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侵权,也许抱着即使侵权但不会有什么严重的惩罚后果的态度而仍然这样做。所以,法律的短板也亟需补齐。一方面加强法律知识教育,一方面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这种行为。社会道德有底线,法规惩处有红线,道德层面与法律层面齐头并进、形成合力,才能逐步让这种现象无处遁形。张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