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莫名培训贷,学财两空岂能罢休 被告知数万元英语培训费可以0手续费分期付款,没想到却入坑被贷款。学费分期成就高薪人才分期付款实现梦想不少培训
莫名“培训贷”,“学财两空”岂能罢休
被告知数万元英语培训费可以0手续费分期付款,没想到却入“坑”被贷款。“学费分期成就高薪人才”“分期付款实现梦想”……不少培训机构打出的诱人广告背后陷阱重重。
有消费者反映,当前,一些培训机构宣称可分期支付培训费,但实际上是诱骗学员贷款。近期,知名培训机构韦博英语多地关店,不少没有完成课程学习的学员,却被迫继续偿还金融贷款。(新华网 10月23日)
消费者本来参加培训机构是为了个人提升的投资,没想到却被培训机构进行了“套路贷”。培训机构卷钱跑路,消费者最后落得个“学财两空”。这种“冤大头”的事落到谁头上恐怕谁都会愤愤不平。在法治社会竟然出现这种欺诈消费者行为的事,我们岂能任其肆意妄为。
一方面,涉事培训机构须严惩。本来向消费者介绍的时候是“分期付款”,最后却成为了“培训贷”,这明显是隐瞒欺骗。而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这种行为理应通过法律手段进行严惩。
另一方面,与培训机构合作的金融机构也逃脱不了责任。贷款申请都不经贷款本人知晓就这样悄无声息到了培训机构的手里。这未免太不合规。金融机构不能因为利益趋势,就降低对培训机构的风控力度。让不法培训机构从中得利,规避教育监管。
要解决“培训贷”套路还需社会各方齐抓共管。首先,就是教育部门要对校外培训机构加强监管。对培训机构资质进行审核确保其有办学资质。其次,要规范金融机构行为,要通过制度规范推进金融机构与培训机构的优化合作方式,加强对机构的审核和贷后管理。既要审核借款人也要对培训机构财务动态进行监控,防止跑路现象出现。再次,就是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尽量不让别人替自己进行手机上网操作,要确保一切操作都要知情。提高自我权益维护意识。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