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挣青年”来了,00后先整顿自己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3-10-02 12:24:59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小挣青年来了,00后先整顿自己 小挣青年是反社会传统的,但在某种意义上,又是社会形势变化所带来的结果。也许在未来,社会环境变化后,他

  原标题:“小挣青年”来了,00后先整顿自己

  “小挣青年”是反社会传统的,但在某种意义上,又是社会形势变化所带来的结果。也许在未来,社会环境变化后,他们又会回归到原本的工作生活轨迹。

  在北京,我和一位刚辞职做自媒体的朋友交流辞职感受,他从知名媒体中层岗位辞职,本来再过几年很有可能就会当上高层。他一脸兴奋地说,辞职的最大感受就是再也不会上班了。

  在成都,我发现工作日有阳光的下午,咖啡厅、茶馆、书店的露天座位上总是挤满了人,适合拍照的场景边总是挤满来打卡的漂亮女孩,似乎她们都不用上班。

  在杭州,朋友得知我不用上班时,无不露出羡慕的神情,并告诫我:别找工作,现在这样挺好的。

  一股新的社会风潮悄然形成:从小镇青年到小镇做题家,从社畜打工人到灵活就业人员,如今还催生了一个新名词:“小挣青年”。

  “小挣青年”原本指每天都有收益,能小挣一笔,不追求“快挣钱、挣大钱”状态的人。如今被延伸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放弃追求一夜暴富和高薪,却通过小事情、小生意挣小钱,并因此拥有乐活状态,且保持心理富足的年轻人群体。

  两种含义的差异在于,前者有种出于维持生计的考量,在“挣大钱”的希望越发渺茫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摆摊、开小店、送外卖快递、兼职等方式,来维持物质世界的温饱。而后者则更多含有个人的选择,他们原本有着不错的学历,不错的工作和收入,却在日益繁重的工作压力下选择遵从内心,从事一些“钱少”但更为轻松省心的工作。

  在2023年的一份关于“心目中理想工作”的调查中,愿意选择“钱少、事少、不累”工作的人数,是选择“钱多、事多、累”的人的2倍。

  短短几年间,年轻人的就业观、价值观发生如此大的转变,个中原因值得探究。

  01

  不可否认,最大的原因恐怕是整体大环境的变化。

  在求职难背景下,很多年轻人干脆“放下身段”,放弃对高薪、高大上工作的追求,转而去找寻一些听上去不那么体面,挣得也不多,但能维持生活且能维持心理富足的工作。

  在媒体《每日人物》所记录的三个“小挣青年”故事中,后两个“小挣青年”很具代表性。

  一位本硕毕业于世界百强名校,一开始做的是光鲜的办公室白领工作。但经历职场PUA和打压后患上抑郁,最终选择去宠物店洗狗。

  另一位法本毕业,曾经做过体面稳定的铁饭碗工作,也做过教培行业。如今她干着三份兼职:白天在咖啡店打工,晚上做家教,周末做调酒师。

  为了做好兼职,她辞掉了本职工作。但她认为,自从做了“小挣青年”,干三份兼职比之前做一份工作还轻松解脱。其实,该女孩做三份兼职工作,每个月累计收入只有6000多元,不及当地平均工资。

  我一位在成都开书店的朋友,招聘每日店长的日薪是120元。有时还要兼顾做饮品,打扫卫生,但这样每天报名兼职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一个原因是在成都找一份全职工作,工资可能也只有四五千元;另一个原因是在书店做兼职,不仅闲暇时可以看书,而且能和诸多爱书之人交流、结识,还能参与组织各种店内文化活动。这种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感,是其他薪水更高的全职工作提供不了的。

  02

  另外一方面,这届年轻人的权利意识正在不断觉醒提高。比如有一家书店发现,店内被翻阅最多的书是《劳动法》。在“00后整顿职场”频上热搜的当下,年轻人更为关注工作权利和尊严,反职场PUA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口号。网络曝光、投诉、劳动仲裁,成为年轻人热衷尝试的手段。

  更有一部分人,索性离开老板,选择成为“小挣青年”。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轻人小快乐报告》显示,如今年轻人心目中最令人快乐的工作就是开间小店。而在调查里,快乐排行首位的群体通常是企业主、个体商户、创业者,都是远离老板的工作。

  推动越来越多年轻人做“小挣青年”的,还有社会评判标准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越发重视。

  这个变化在我的身上有最直观的反映。

  起初别人问起我的工作,当我的回答是自由撰稿人时,他们纷纷露出不解甚至是轻蔑的神情。在他们眼中,“自由职业”等于“无业游民”,甚至一些人语重心长地劝告我,“赶紧找个工作,不上班是不行的”。

  曾经有一度,为了避免费尽口舌向旁人解释“自由撰稿”是什么,我干脆说自己工作是“互联网运营”。而现在,当我说起自己做自由撰稿时,不少人都表示出羡慕的眼神。

  今年年初,两个自称“废物”的B站UP主走红,她们都毕业于211名校,一个做过编导、广告策划、大厂员工,另一个在火锅店当保洁员,其中一人2017年毕业后5年存款仅有5000元,但两人却很开心,自嘲“当个废物也没关系”。

  视频出来后,虽然引来一定争议,但也有不少人欣赏她们这种乐观、满足的人生态度。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从传统的挣多少钱,有多少资产和头衔,逐步变为能否在生活中实现自洽,活得开心、充盈。

  03

  与此同时,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当下年轻人的梦魇。心理疾病越来越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抑郁等心理疾病自杀的案例时而见诸报端。

  时下人们越来越多思考工作、挣钱的意义。如果工作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无穷的痛苦负担,那么挣再多钱的意义何在?或者说,一个人工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在世间辛苦地活着吗?

  契诃夫有句名言:“我的生命快结束了,可我从未生活过。”当下年轻人不愿成为契诃夫笔下的悲剧人物,比起“活着”,他们更追求“生活”,比起物质的丰饶,他们更追求精神的丰盈。

  我的一位朋友讲过一个例子,他说过去成都路边低头擦皮鞋的擦皮匠,擦一双鞋几毛钱,一天收入只有几十块。但擦皮匠会花十块钱,昂起头去茶馆点一杯热茶,和周围穿着精致的“体面人”一起,慢悠地把茶喝完。在茶馆中,擦皮匠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找到了庸常繁重工作之外的精神满足。

  今天的“小挣青年”,也许是某种意义上成都擦皮匠的翻版。差别在于,擦皮匠从事卑微的擦鞋工作是迫于无奈,他们只能通过擦鞋来谋生。但一部分“小挣青年”,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在多项选择中找到了更适合当下自己的道路。

  “小挣青年”是反社会传统的,但在某种意义上,又是社会形势变化所带来的结果。也许在未来,社会环境变化后,他们又会回归到原本的工作生活轨迹。

  不过,我本人大概率是不会了。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黄玉峰:孩子会玩也是一种成长
黄玉峰:孩子会玩也是一种成长

原标题:黄玉峰:孩子会玩也是一种成长 黄玉峰,1946年生于浙江绍兴。复旦大

原创观点11小时前

幼儿园老师坦言,3类家长“接娃”最让人反感,没明说
幼儿园老师坦言,3类家长“接娃”最让人反感,没明说

原标题:幼儿园老师坦言,3类家长接娃最让人反感,没明说但家长要懂 家长和

原创观点11小时前

《小巷人家》大结局,蒋欣带娃刷爆全网:妈妈什么性
《小巷人家》大结局,蒋欣带娃刷爆全网:妈妈什么性

原标题:《小巷人家》大结局,蒋欣带娃刷爆全网:妈妈什么性格,孩子什么命

原创观点12小时前

这届年轻人,怎么突然迷上了“花钱爬楼”?!
这届年轻人,怎么突然迷上了“花钱爬楼”?!

原标题:这届年轻人,怎么突然迷上了花钱爬楼?!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

原创观点12小时前

高考不公平?那你知道千年科举,一共才选拨出多少进
高考不公平?那你知道千年科举,一共才选拨出多少进

原标题:高考不公平?那你知道千年科举,一共才选拨出多少进士吗? 时间过

原创观点2024-11-26 12:06:26

专家称想用孩子高考保阶层很可笑,越是想保住阶层越
专家称想用孩子高考保阶层很可笑,越是想保住阶层越

原标题:专家称想用孩子高考保阶层很可笑,越是想保住阶层越容易往下滑!

原创观点2024-11-26 12:05:02

不自觉学习的孩子怎么办
不自觉学习的孩子怎么办

原标题:不自觉学习的孩子怎么办 家长面对孩子不自觉学习的问题,可能会感

原创观点2024-11-26 12:02:00

初高中孩子玻璃心、叛逆与厌学,大都源于太严苛爸爸
初高中孩子玻璃心、叛逆与厌学,大都源于太严苛爸爸

原标题:初高中孩子玻璃心、叛逆与厌学,大都源于太严苛爸爸与太溺爱妈妈

原创观点2024-11-25 19:15:41

花费近40万读完民办高中国际班后无学籍无毕业证,教
花费近40万读完民办高中国际班后无学籍无毕业证,教

原标题:花费近40万读完民办高中国际班后无学籍无毕业证,教育局回应 学校给

原创观点2024-11-25 19:08:05

放平心态、稳住状态,心理专家支招缓解艺考生考前焦
放平心态、稳住状态,心理专家支招缓解艺考生考前焦

原标题:放平心态、稳住状态,心理专家支招缓解艺考生考前焦虑 孩子最近好

原创观点2024-11-23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