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各地都有当地的特色美食,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没有错,但是也要有限度。最近四川宜宾一院校揭牌成立宜宾燃面学院,将开设相关专业,培养科班出身的
各地都有当地的特色美食,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没有错,但是也要有限度。最近四川宜宾一院校揭牌成立“宜宾燃面学院”,将开设相关专业,培养科班出身的燃面人才。同时,为该校所有学生提供免费技能培训。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高校专业调整是高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战略、高校发展、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新增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专业。毫无疑问,高校专业设置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进程。当前有不少高校在专业设置或调整上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结果造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部分毕业生难以就业的两难困境。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与此同时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既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虽然对于高校专业调整,不能把新增或撤销专业的数量与学校办学质量简单画等号,而应科学辩证地看待,但对于高校来说,专业设置既要有前瞻性,也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尤其要具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和设备设施等教学资源,要增强办学定力;既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市场需求,也要避免盲目跟风和功利化办学,真正把精力放到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未来毕业生有好的就业前景。
高校在设置相关专业之前一定要进行相关调研,分析社会人才需求,明白高校专业设置不是应景之策。即人才培养数量、层次、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匹配,不能关起门来办学,简单迎合家长和考生对所谓热门专业的盲目追求。各地政府部门对于平衡大学专业的“冷热”度,也要正确引导,要将地方高校的办学思路引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去。高校专业设置要考虑引领社会创新和进步,不能盲目跟风。(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