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 从青壮年到更年期的在线教育 市场蛋糕正在变大 清华大学首个专门的AI+教育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立思辰智能教育技术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发布《建设
原标题: 从“青壮年”到“更年期”的在线教育 市场蛋糕正在变大
清华大学首个专门的“AI+教育”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立思辰智能教育技术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发布《建设人工智能驱动型课堂》的蓝皮书。
根据蓝皮书内容显示,在“AI+教育”项目研究中,知识图谱、情感计算、行为分析、语言分析等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且蓝皮书认为人工智能+教育是现有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补充,人工智能+教育落地一定要帮助学校解决痛点问题,人工智能时代也必将涌现新一代的教育家。
近些年对于在线教育行业的关注度空前提高,但一直以来都保持稳定增长的在线教育行业却在去年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滑铁卢,行业迎来冰点期。那么对于在线教育行业而言,“AI+教育”会是通往未来的巴别塔吗?
教育的规模取决于师生人数,而中国基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再教育方面一直都是海洋级别市场,一旦出现风口就会掀起惊天巨浪。也因此对于2018年之前的在线教育行业而言,一直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青壮年”时期。
而且对于“青壮年”时期的在线教育而言,“伙食儿”还特别的好。
其一,市场蛋糕大。
前面也提到过教育的规模是建立在人口之上的,教育也是几乎每个用户都能涉及到的刚需。在整个教育行业中,在线教育的市场蛋糕够大,其中占比最多的K12方面在2017年甚至一度达到51.8%。
其二,CR4值极低。
在线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互联网行业,没有明显的头布聚集效应,即使是我们熟知的新东方、好未来等头部企业,其实市场占比也不高。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结果来看,截止去年,在线教育主导的K12线下课外辅导行业在中国的CR4值还不足5%。别说像电商、外卖、网约车这些由几家割据八成以上的市场,即使是头部的新东方、好未来、也只能分到1%-2%的市场蛋糕。
其三,边际成本无。
一般来说像智能手机等硬件、电商、物流等一半行业都存在边际成本,也就是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的越多,成本就越低。而很多人认为在线教育在慕课等网络视频课堂等方面的教材也是有着这种边际成本效益,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在校教育受边际成本效应的影响极低。
因为在如今讲究实时上课、直播上课的阶段中,每一位老师的可授课量与同时能够教导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不会因为教师的数量增多而减小教师薪资支出,而且每一位教师的培养与招聘也都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成本与时间过程也是相对固定的。
这三者导致国内在线教育虽然市场大,但所有的行业竞争不会受跑马圈地等方面的影响,没有先入者更胜的竞争优势,中国在线教育甚至都没有形成某一企业的独家领先,作为行业龙头属于从巨头到微末,多格局企业林立,高度分散的局面。
也因此近年来入局者源源不断,也不断吸引着新的本注入,在线教育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K12、编程、成人等方面尤为突出,有媒体报道、光2017年教育方面的融资事件就有几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