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萍乡农商银行为催收助学贷款遭质疑 守规矩和金钱多少无关 近期,江西萍乡农商银行为催收助学贷款,公布了一批大学生名单,包括姓名、学校
原标题:萍乡农商银行为催收助学贷款遭质疑 守规矩和金钱多少无关
近期,江西萍乡农商银行为催收助学贷款,公布了一批大学生名单,包括姓名、学校、逾期金额、住址等信息,其中逾期金额最低的不足10元。网络上对此事的态度分为两派,一种观点认为银行有权追讨欠款,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银行此举涉嫌侵犯学生隐私权。(新京报8.21)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也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有违约的特权,在规定面前,每个人都该是平等的。
贷款逾期就是有违规矩,和金钱多少、有意无意无关。很多网友认为,贫困学生贷款违约肯定是无心之失,亦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也有网友觉得,有的贫困学生违约不足十元,甚至只有两三元,银行公示追款的做法有待商榷。但是,我们要明白“欠债还钱”的道理,规矩就是规矩,容不得讨价还价,逾规矩不在有心还是无意,守规矩也不取决于金钱的多少。既然国家助学贷款为我们雪中送炭,我们就该知恩图报,有责任按时按量还款,守住诚信和法律。
追讨欠款,只要合规,公示信息也无可厚非。有网友质疑银行公示违约人信息是否构成侵权,据了解,在银行和借款人的合同中有逾期后公开信息的约定时,此举不构成侵权,而有关资料显示,助学贷款逾期管理中确实有借款人承诺被公开信息的内容,所以在合同有约定时不构成侵权;况且,《中国人民银行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的通知》等法律条文,也为公开逾越贷款人的部分信息提供法律依据。由此看来,银行的做法并无侵权行为。
希望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全面了解相关政策规定,提高责任意识,按时按量还款,不要有心或无意地消耗自己的诚信基数和挑战法律底线,无论金钱多少,都不要逾越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