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决定起跑线的究竟是什么? 总是听到很多人说,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决定起跑线的究竟是什么?
原标题: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决定起跑线的究竟是什么?
总是听到很多人说,“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决定起跑线的究竟是什么?
一场小升初,让海淀家长和海淀娃精疲力尽,折射出了人生百味儿,在小升初已经接近尾声的节点,我的娃还没走上岸,那段时间我和娃一个同样很是优秀的同学妈妈一起经历过来,每天互相鼓励取暖,吐槽抱怨,某天晚上她给我发微信哭了,我是听到她哭了,才觉得委屈,也背着娃哭了一顿,其实哭完也没有平复。我当时想得留下文字纪念一下,有一天娃长大了,至少要知道虽然我尽力了,但是也只能送他到这了。无论如何,小升初我带他奋斗了,参与过!
作为一枚大海淀娃的家长,我是属于后知后觉的不合格妈妈,因为一直崇尚快乐教育,五年级之前一直坚持让孩子学的就是英语和美术……
四升五的暑假,突然发现大家都在忙碌着,已经准备了很久小升初,我才开始紧迫起来,我是小升初的小白,意识到也许是我把娃耽搁了!
了解好海淀的各种升学途径后,于是开始启动孩子的学习,因为我总觉得孩子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主宰自己命运的,觉得把孩子的命运交给一个派号机进行摇号,一切都充满着不确定。然后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奥数、英语考级、特长、各种杯赛……
我认为我娃虽然不是聪明娃,但是足够努力踏实,信心满满的开始了小升初之路。我坚信只要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还有中考,还有高考,未来的路还很长,再说别人都在努力,自己的娃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然后五六年级两年的时间我们不是在上课考试,就是在上课考试的路上跋涉……
娃的努力总会有所收获,也一直不断提高着,我自己对娃是满意的,两年的时间,娃一路披荆斩棘,拿了海淀区区三好,连续两年获得了奥数迎春杯一等奖,三等奖,剑桥英语KET、PET,美术海淀区的四五个一二等奖,漫画素描的八级十级,电子电路的级别证书,同时拿了一些机构和社会的等级和证书,校内的成绩也一直很好……
但与外界比,还是差距很大,不过短时间的投入和别人早就布局好来相比,我觉得我的娃没有那高的资质,能学成这样他真的拼尽全力了。我觉得只要别让机器定他的命运就可以了。
课继续上着,小升初也如约而至。过完春节后,孩子参加了SD的考试,同时开始了一些重点校的网报。我们没有把目标定的太高,毕竟我们没有像别的娃那么辛苦从一二年纪就开始努力了多年,就定在了SD和几个离家近的区重点。清明节过后,收到了SD的录取电话,老师说孩子成绩优秀,被SD录取了。我兴奋的和家人朋友分享了好消息!
然而,接下来SD先是通知了一批人去交费,而我一直接不到SD的交费通知。我在一个群里看到好多家长焦虑中带着互相慰藉和鼓励,说第一次电话就是录取,交费是分批的,让大家放心,但是一直等到现在,SD如石沉大海一般……
焦虑中某一天,突然收到了RD附中分校的录取电话通知,也是说孩子很优秀,让接着等通知。我在激动中热泪盈眶,虽然被师达放了鸽子,但是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的……
这两个学校的事我都没有和娃说,心里尚存了一丝理智,担心着万一呢。
果不其然,RD附中分校再一次石沉大海,在这个过程中,我安慰着自己也许是好事多磨吧。
恍惚中,登记入学的时间节点儿来了,作为在海淀北部的我们,我直接填写了YLY,第二三志愿全部没填,毕竟中奖的机率不高,就算是赌注吧祈祷娃抽中大奖,虽然这愿望有点儿奢侈。
没中奖也是意料之中吧,也相对坦荡点了,我和娃开始了准备公办寄宿的最后途径。
海淀的小升初很残酷,虽然途径很多,但是走哪条路实际上都存在风险。我曾经考虑过让我娃走美术特长试试,毕竟他从小学习美术,有点美术功底和成就,后来很快放弃。一是还抱着信心让娃自己拼实力考,二是觉得走特长去重点校的路太窄了,还是走公办寄宿让他自己努力拼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