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一针见血:教育成了家庭资源无限投放的无底洞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3-11-14 19:54:28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北大教授一针见血:教育成了家庭资源无限投放的无底洞 我在北大教书,原来也在清华教过十年书,这些年来确实有点体会,我来谈谈我的感受:

  原标题:北大教授一针见血:教育成了家庭资源无限投放的无底洞

  我在北大教书,原来也在清华教过十年书,这些年来确实有点体会,我来谈谈我的感受:我现在觉得教育要不断地反思它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个人认为教育要重回学生的健康。

  1.

  教育要重回学生的健康

  第一,身体的健康。我的一个本科学生,一个学期11门课,做了34篇作业,他能健康吗?要是换成我,也会得拖延症的。

  大学四年或七年如果完全在这样的节奏里,我们能培养出为了一项事业保持长久的兴趣,并献其终身的学生吗?大学考得好保研能保上,能证明他是未来能够坚持50、60年的人才吗?

  第二,心理的健康。我们的孩子今天很脆弱。

  几年前,有一个清华的孩子写了作业给我看,我一边打电话一边说我真是白教你了,文章不能这样来写。那边学生说老师你别打电话了,我头晕,感觉吃不消。我就很懂事,马上把电话挂了,心理脆弱如此,确实是惹不起的。

  任何真正的人才都是要敢于面对失败的,无论你今天考多高的分,如果不能面对失败,不能在失败中挺过去,就不是人才。

  成就居里夫人的,不是几千次失败吗?换句话说,她能忍别人忍不了的。

  人当然要聪明,但最根本的不是聪明。要忍受失败的考验,要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勇于承认自己的缺欠。凭什么世界都是你的呢?你不可能以自己要求整个世界,所以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第三,精神的健康。

  这个精神健康不是就精神失常的病理而言的,指的是国家培养的真正人才,应该是有无我之境的,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成功,要有对那些伟大的人或事物有敬畏感,要对以往的历史和传统有敬畏感。

  那些榜样,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人物,是引领我们自己的力量。

  真正的人才,需要有大无畏精神,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

  如果我们只是在技术上讨论教育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的教育是没有出路的。

  2.

  现在的教育让每个人每个时刻

  都处于竞争之中

  我们今天的教育有很强的竞争色彩,甚至可以说是彻底竞争化了。

  国家在国与国之间竞争的角度理解教育,学校在校与校之间竞争的角度理解教育,个人的教育更是陷入了一个全面的竞争状态。

  我们的绩点制度让学生在每一个课程、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自我管理上都要获得成功。哪有谈恋爱的时间,哪有发呆出神的时间,哪有到哪个地方溜达溜达的时间……

  竞争的精神涉及各个领域,从幼儿园开始上辅导班,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儿童到成年每一个阶段、每一段生活里的时间都被强行地挤压与规范化。在无所不在的丛林中,每个人必须在每一刻胜出才能胜出。

  我个人认为,当每个人在每一刻都胜出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注定失败了。标准化的制度,大学的排名,各个系的评估指标等等都助长了这个竞争机制。这就是弗洛伊德讲的,庞大的超我结构使得每个人在竞争中最后心灵处于一个全面压抑的状态。

  竞争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必须在一个标准系统里和其他每一个人做出区分。你愿意在这个世界里活着吗?反正我不愿意。

  所以,我认为如果只为了“赢”来确定教育目标、任何时候的成绩名次都会是你的“瘾”,那就像吸大麻一样,最后的结果就是年轻人过早地夭折。

  3.

  教育成了家庭资源无限投放的无底洞

  我最后想说的话,可能校长们听了会不高兴。

  我想说的是,学校减压减负,快乐童年,都是“异想天开”。

  国家教育机构掩耳盗铃,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看,减什么负了,学校里面快乐成长,一出校门孩子们就马上被家长领着进各个辅导班。不进班怎么办?孩子将来命运没法预料,似乎落下一步,就意味着毫无出路。

  所以,我觉得今天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国民教育里最好的资源都退出了教育。当我们学生在中小学校中不断降低培养目标,我特别心疼,这是国有资产流失啊。

  教育任何时候都是立国之本,现在的教育让位给孩子一出校门就进的各种班,全面让位给市场化经营的教育企业。

  所以,真正研究教育的人,应该好好地看一看每一个家庭,经济水平不同的家庭,因为国家资源的退出而为市场付出了多少成本和代价。

  我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的是那些不太考虑自己,而一心为了孩子,一心为了一个科学目标或者一心为了一种文化传承的人,从而最终在孩子身上注入一种力量,可以感召他们、影响他们,而不是在二十年后,留给他们的是虚无感、厌恶感、无聊感。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内蒙古一考生高考收获713分,北大连夜上门招生,老师
内蒙古一考生高考收获713分,北大连夜上门招生,老师

原标题:内蒙古一考生高考收获713分,北大连夜上门招生,老师:分数刷新了学

人物7小时前

小岛姐妹的赶考故事
小岛姐妹的赶考故事

原标题:小岛姐妹的赶考故事 民警护送考生们出发(6月16日摄)。 江西省九江

人物2025-06-21 18:50:49

全网“最高能”校长出现!63岁全程站立拨穗14小时
全网“最高能”校长出现!63岁全程站立拨穗14小时

原标题:全网最高能校长出现!63岁全程站立拨穗14小时 全网最高能的校长出现

人物2025-06-20 18:31:52

张爱玲教授意外去世,知情者:在清华大学内骑车时被
张爱玲教授意外去世,知情者:在清华大学内骑车时被

原标题:张爱玲教授意外去世,知情者:在清华大学内骑车时被树砸中 据澎湃

人物2025-06-20 18:08:36

高考录取,儿子被北大录取,父亲发言引人羡慕,学生
高考录取,儿子被北大录取,父亲发言引人羡慕,学生

原标题:高考录取,儿子被北大录取,父亲发言引人羡慕,学生:并非我所愿

人物2025-06-19 14:34:54

曾“60岁冒死生下双胞胎”的盛海琳谈女儿中考安排:
曾“60岁冒死生下双胞胎”的盛海琳谈女儿中考安排:

原标题:曾60岁冒死生下双胞胎的盛海琳谈女儿中考安排:在家给孩子做饭 记者

人物2025-06-15 20:23:05

诗人郑愁予去世享年92岁,“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
诗人郑愁予去世享年92岁,“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

原标题:诗人郑愁予去世享年92岁,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中国台湾诗人郑

人物2025-06-15 19:43:26

清华高颜值美女学霸走红!是村里第一个清华学生,曾
清华高颜值美女学霸走红!是村里第一个清华学生,曾

原标题:清华高颜值美女学霸走红!是村里第一个清华学生,曾因高考后捐出

人物2025-06-15 19:41:35

18岁的我,选择高中毕业就留学德国
18岁的我,选择高中毕业就留学德国

原标题:18岁的我,选择高中毕业就留学德国 Hallo,大家好,我是正在慕尼黑大

人物2025-06-12 15:34:17

“韦神”7天涨粉2400万背后 是公众学术崇拜还是民间造
“韦神”7天涨粉2400万背后 是公众学术崇拜还是民间造

原标题:韦神7天涨粉2400万背后 是公众学术崇拜还是民间造神狂欢? 韦东奕

人物2025-06-12 1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