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好老师的家访改变一生的轨迹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3-11-07 20:09:58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钟南山院士:好老师的家访改变一生的轨迹 与同学关系不好的评语,曾让钟南山感觉不喜欢所在班级,下决心跳级读高一; 达到跳级分数线后,

  原标题:钟南山院士:好老师的家访改变一生的轨迹

  与同学关系不好的评语,曾让钟南山感觉不喜欢所在班级,下决心跳级读高一;

  达到跳级分数线后,老师前来家访,经过老师和父亲的教导,钟南山选择不以跳级来逃避,而是直面自己的不足,扬长补短。

  11月5日

  华南师范大学举行

  建校90周年发展大会

  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

  分享了自己与华南师大的故事

  强调了好老师对学生人生的重要影响

  阐述了科学教育、

  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金句频出,赢得现场师生阵阵掌声

  “跟同学关系不好”想跳级,

  老师教导他扬长补短

  “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我现在回顾一下,觉得那可能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1952年,钟南山在岭南大学附中(华南师大附中前身)读初二。在初二结束时,在教师带领下,同班同学作总结,相互写评语。当时同学对钟南山的评语是“学习还不错,但是跟同学的关系不太好”。

  听到教师也这么说,钟南山当时很不服气,“不太喜欢这个班了”。他就想从初二跳级到高一。钟南山把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让他试试看。

  接下来的整个暑假,钟南山认真补习数学,还跟师兄借了数本高年级的数学书。考试分数公布后,虽然那次钟南山数学考得不太好,但总分达到了跳级所需的分数,“我当时非常高兴,跟同学说,你看我要离开这个班了,我要读高一了”。

  一天晚上,时任岭南大学教育系主任、岭南大学附中校长汪德亮来到钟南山家,进行家访。汪德亮跟钟南山父亲进行了沟通。

  汪德亮走后,父亲向钟南山转达了老师的教导,“你还年轻,应该多学习一下,多锻炼一下,同学提的意见也是出于好意”。

  父亲也认同这些意见,劝钟南山说,“南山,你还是别跳级了,好不好?好好地读一年初三,再考上去”。

  当时,钟南山虽然心里不太服气,但还是听从了汪德亮和父亲的建议,没有跳级,安下心继续读初三。

  冷静下来后,钟南山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意见,改进缺点,扬长补短,“初三毕业时,我成绩很好,可以免考直升高中。同学们也比较认可我了”。

  回顾起那次家访,钟南山对汪德亮充满感谢和怀念,因为汪德亮对于他要好好锻炼、好好成长、打好基础的教导,让钟南山受益匪浅。

  科学教育需要创新、使命感和人文精神

  “中小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2022年7月,“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广州会场)在华南师范大学开班,钟南山受邀为中小学教师授课。授课前,他翻阅了大量相关文章,也进行了深入思考。

  “美国主要是提倡STEM,大家知道STEM是4个词,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欧洲则是提倡STS教育,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

  钟南山认为,在中国,中小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他从数十年上学读书、教书育人的经历体会到,要培养好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但要改变“上课听书、下课背书、考试考书”的教学模式,还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教师聚力聚智。

  钟南山呼吁,要对创新有新的理解。他提出,创新不只是做研究、发论文,还要把研究成果落地,应用于实践,能助力解决社会问题,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成功的最主要动力是什么?是兴趣。我们中国在当前情况下,单凭兴趣是不够的。”钟南山表示,在相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首先要有使命感,在勇担使命并深入钻研时,从而会产生兴趣。

  他以大师姐屠呦呦举例说,20世纪60年代,国家号召科学家们攻关研发抗疟药物。屠呦呦及团队当时就响应国家号召,经过多次试验,提取出青蒿素。数十年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钟南山认为,科学教育还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团结协作更是重中之重,团队成员应强化合作,而不是整天为了利益去争斗。因此,钟南山提出来“IMH”的概念,其包括“Innovation(创新)”“sense of Mission(使命感)”和“Humanity(人文)”。

  钟南山认为,高校应在本科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不应在硕士、博士阶段才着力培养。钟南山结合六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谈了自己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体会。他说:“经常问为什么,能够发现问题的学生,往往是最有出息的。”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内蒙古一考生高考收获713分,北大连夜上门招生,老师
内蒙古一考生高考收获713分,北大连夜上门招生,老师

原标题:内蒙古一考生高考收获713分,北大连夜上门招生,老师:分数刷新了学

人物7小时前

小岛姐妹的赶考故事
小岛姐妹的赶考故事

原标题:小岛姐妹的赶考故事 民警护送考生们出发(6月16日摄)。 江西省九江

人物2025-06-21 18:50:49

全网“最高能”校长出现!63岁全程站立拨穗14小时
全网“最高能”校长出现!63岁全程站立拨穗14小时

原标题:全网最高能校长出现!63岁全程站立拨穗14小时 全网最高能的校长出现

人物2025-06-20 18:31:52

张爱玲教授意外去世,知情者:在清华大学内骑车时被
张爱玲教授意外去世,知情者:在清华大学内骑车时被

原标题:张爱玲教授意外去世,知情者:在清华大学内骑车时被树砸中 据澎湃

人物2025-06-20 18:08:36

高考录取,儿子被北大录取,父亲发言引人羡慕,学生
高考录取,儿子被北大录取,父亲发言引人羡慕,学生

原标题:高考录取,儿子被北大录取,父亲发言引人羡慕,学生:并非我所愿

人物2025-06-19 14:34:54

曾“60岁冒死生下双胞胎”的盛海琳谈女儿中考安排:
曾“60岁冒死生下双胞胎”的盛海琳谈女儿中考安排:

原标题:曾60岁冒死生下双胞胎的盛海琳谈女儿中考安排:在家给孩子做饭 记者

人物2025-06-15 20:23:05

诗人郑愁予去世享年92岁,“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
诗人郑愁予去世享年92岁,“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

原标题:诗人郑愁予去世享年92岁,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中国台湾诗人郑

人物2025-06-15 19:43:26

清华高颜值美女学霸走红!是村里第一个清华学生,曾
清华高颜值美女学霸走红!是村里第一个清华学生,曾

原标题:清华高颜值美女学霸走红!是村里第一个清华学生,曾因高考后捐出

人物2025-06-15 19:41:35

18岁的我,选择高中毕业就留学德国
18岁的我,选择高中毕业就留学德国

原标题:18岁的我,选择高中毕业就留学德国 Hallo,大家好,我是正在慕尼黑大

人物2025-06-12 15:34:17

“韦神”7天涨粉2400万背后 是公众学术崇拜还是民间造
“韦神”7天涨粉2400万背后 是公众学术崇拜还是民间造

原标题:韦神7天涨粉2400万背后 是公众学术崇拜还是民间造神狂欢? 韦东奕

人物2025-06-12 1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