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3个步骤,父母给孩子讲懂数学 育儿经历居然可以如此相似。 老大上小学时,被鸡兔同笼的题目困扰过。 没想到,几年后,老二上小学,又被同样
原标题:3个步骤,父母给孩子讲懂数学
育儿经历居然可以如此相似。
老大上小学时,被鸡兔同笼的题目困扰过。
没想到,几年后,老二上小学,又被同样的题目困扰。
老母亲自以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老二讲了。
讲完,老二睁着眼睛,一脸懵。
此时,老大的声音响起:不懂是正常的,等过几年,自然就懂了。
……
很巧,没过几天,老母亲看到了《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懂数学》。
老母亲带着好奇,想从《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懂数学》找答案:父母是如何给孩子讲懂数学的?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懂数学》是专注于数学知识分享的英国罗布·伊斯特维和迈克·艾斯丘,分享给家长的数学育儿书。
理解孩子的数学困境
读过《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懂数学》,最大的感触总结成两个字,就是:理解。
理解孩子们面对的数学困境。
具体又该如何“理解”?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懂数学》给了答案。
书中列了“各年级的知识点回顾”,以及每一个具体知识点的理解“难点”。
因为《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懂数学》的作者是英国的教授,所以,想要具体应用到我们的孩子身上,需要梳理孩子们的数学各年级知识点,这些一般的数学教辅书上都有。
看“难点”部分,可以理解孩子们面对的数学具体困境。等下回,他们再遇到不懂的题目时,作为大人的我们,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许,会多几分耐心。
毕竟,这些“难点”,对于现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是真的“难”,而不是我们以为的“笨”。
这是从“难点”的角度“理解”孩子。
另外,还可以从孩子的视角,加深我们对孩子的“理解”,《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懂数学》中的“孩子的小脑瓜”栏目,值得细看。
“孩子的小脑瓜”部分,详细分享了孩子们是如何得到正确答案、错误答案。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太关注孩子们的正确答案。有关注,也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错误答案,不然市面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错题集版本。
就算是错题集,也只是把错题收集起来,至于对于这些错题,孩子具体是如何思考的,有多少家长和孩子会细细探究?
读过《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懂数学》的“孩子的小脑瓜”,往后再看孩子们的错题,会有新的视角。
父母想要给孩子讲懂数学,从理解开始。
重视,重视
理解之后,父母想要给孩子讲懂数学,还要和孩子一起“重视”数学。
具体如何重视?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懂数学》分享了两个步骤:
弄明白为什么要学数学
提供积极反馈
孩子只有弄明白为什么要学数学,他们才有可能发自内心地想要学好数学。被家长上赶着学数学,和孩子自发想要学数学,两种状态带来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同。
为什么要学数学,《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懂数学》中做了一定的分享。至于书中的理由,是否能打动孩子,要看具体的孩子。
不管如何,“为什么要学数学”都是一个值得与孩子好好聊的话题。
如果暂时没找到学数学的答案,也不影响在孩子学数学的过程中,家长提供积极反馈。
怎样算积极反馈?
看到孩子的错题,家长不急于指出错误,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错误。如果做对了,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分享下是如何解答出来的。
不管是错题,还是对的题目,引导孩子做这样的表达,不仅仅是家长给的积极反馈,也是高级教师高去霞曾分享过的“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懂数学》中指出,给孩子提供积极反馈的最佳时机是“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
这一个时机,在我们家是不适用的。因为,老母亲秉持能不陪作业,坚决不陪作业的原则。
那么,和孩子聊学数学的必要性,以及家长提供积极反馈,是不是就不适用了呢?
并不是。
聊天,时机合适都可以聊。
提供积极反馈,可以选择每一阶段的作业反馈进行。当然,作业反馈的时候,关注更多的是错题。
那对的题目的积极反馈,就没机会了?
也有机会。
孩子会说起这份作业中的某一道题,只有几个人对,他也是其中之一。这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展开讲讲他做对题目的思路。
如此,错题、对的题目的积极反馈都有了。
弄清学数学的理由,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学数学的重要性。家长的积极反馈,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到家长对数学的重视。
玩出数学来
有了“理解”,有了“重视”,家长想要给孩子讲懂数学,还差最后一步:游戏。
和孩子在“游戏”中,“玩懂”数学。
就像两位作者说的那样:从各个层面来看,游戏都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游戏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又该如何和孩子玩游戏呢?
别慌,《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懂数学》不仅附赠了游戏道具
还分享了很多适合孩子们玩的数学游戏。这些数学游戏,有一一对应的数学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