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最新一批AI受害者,是中小学语文老师 AI来袭,也将学校的语文老师卷入其中。 一些语文老师陷入了和AI争夺学生的怪圈。他们发现,收上来的作
原标题:最新一批AI受害者,是中小学语文老师
AI来袭,也将学校的语文老师卷入其中。
一些语文老师陷入了和AI争夺学生的怪圈。他们发现,收上来的作文疑似由AI生成。其词藻华丽让老师生喜,可文章越是出彩,老师便越是忧心。且不论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绕过了应有的训练机会,老师们更担心让AI代写作文蔚然成风,会让语文教育丧失意义。
许多语文老师在和AI作文争夺学生的周旋中疲倦不堪,也有语文教师倾尽心力想引导学生得当使用AI。
打开潘多拉魔盒
春初的湘南,初中语文教师肖雨上完语文课,回到办公室开始批改学生们今天交上来的作文。
“老槐树?”肖雨在心里感慨,学生使用这个意象,挺老派。继续翻阅了几本作文册,肖雨开始觉得不对劲。
她先是留意到,“老槐树”这个喻体和相似的句子,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几名学生的作文中。而后,她开始发现像“老槐树”这样孩子们共用的比喻越来越多。
此前,肖雨曾在课堂上跟学生们说,可以用AI协助写作文。但现在看来,孩子们分不清“协助”和“照抄”的区别,一切都失控了。
肖雨不是唯一要和AI作文周旋的老师。
随着AI智能助手逐渐普及,DeepSeek、豆包等AI工具也被用到了中小学生作业辅导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中小学语文教师发现,收上来的作文作业里,出现了AI生成的痕迹。这一现象,正在逐渐逼急语文老师们。
互联网上,一些中小学的语文老师发帖诉说过自己批阅到“AI作文”的困扰。
一名IP地址为北京的小学教师发帖讲述,2024年开始,她发现很多作文存在严重套作的情况。此外,一些文段出现了不合理的错别字逻辑。比如“措手不及”写成“猎手不及”。“正常错别字的逻辑是,知道措手不及这个词,但是不知道是哪个‘措’;写诚‘猎’字,更像是不知道这个词,抄的过程中认错了。”
这位老师说,此前,学生上网抄作文很容易被证实,因为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原文,老师可以有理有据地告诉孩子,老师知道作文是抄来的,建议他们尝试自己进行写作练习。而如今,这位老师这样描述自己的困境:“我做老师的原则是,在有确切证据之前,都选择相信孩子。AI的出现真的会让我担心我的信任被辜负。”
在互联网上,她还分享了自己第三次在学生作业里批改到同一篇作文的无力感。评论区里,更有网友遭遇了更加离奇的情况:“当我改完十二篇一样的作文时,我已经失去所有的力气和手段。”
回溯起来,肖雨是在一个月前不小心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在湖南,2025年是肖雨入职这所乡镇中学的第一年,她接手了一个初三班级的语文课。距离孩子们参加中考,还有3个月左右时间,可肖雨发现,孩子们在语文作文上能力欠缺。
按照通用的教学评估标准,初中作文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一名初三的考生,只要能在规定篇幅内,完整讲述事件,表达清晰,再嵌入一些优美的表达,便可以在中考中获得中上等的作文得分。
不过,肖雨发现班上的学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无法得到作文分数。他们会以一种近乎放弃的方式完成作文。这些作文缺乏规范的书面语表达,充斥着口语化的语句,再则,欠缺完整的叙事,更多时候,学生会翻来覆去地写“要坚持”“要努力”这样的口号。
面对30多名和语文作文基准线隔着大段距离的学生,肖雨感觉分身乏力,无法挨个针对每个学生的特质进行辅导——留给她的时间太少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想到可以用AI辅助教学。一堂作文课之前,肖雨上网给学生们找作文。她需要一篇能呈现规范的起承转合结构,又方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学习和理解的范文。可是,翻遍了能找到的网络资源和教材,她也没找到满意的范文。于是她开始求助AI。
打开AI助手,肖雨输入作文主题和写作要求。数秒钟后,AI生成了一篇符合要求的600字作文。不仅有基本的起承转合,而且没有使用生僻词汇,叙事过程中,还有侧重地对一些细节展开描写,这些都踩中了肖雨的教学重点,为她后续的作文课讲解提供了准确的范例。
在此之上,这篇范文还在描写中埋入抒情,隐忍克制,让肖雨看得出神。
完成那次作文讲解后,肖雨有了新的想法:既然AI具备这样的作文能力,她为何不利用AI来帮助学生们提升语文作文分数。
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她把几篇学生的作文习作敲成电子文档。把这几份文档“喂”给AI,她指挥AI根据自己的修改意见润色作文。不消几分钟,AI就完成了肖雨交给的任务。而后,肖雨把学生喊到办公室,讲解了一遍修改思路后,把AI润色后习作发给了学生,要求他们回去“好好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