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什么人愿意自习付费? 毕业之后很久没学习,在自习室找到了学习的感觉。我已经在这里度过将近 4 个月的考研时间,很喜欢这种氛围,可以让我
原标题:什么人愿意自习付费?
" 毕业之后很久没学习,在自习室找到了学习的感觉。我已经在这里度过将近 4 个月的考研时间,很喜欢这种氛围,可以让我集中精力,慢慢进入状态。" 辞职考研的刘女士介绍,相比没有学习氛围的家里和需要抢位的图书馆,她更青睐付费自习室这种安静的学习环境。
4 个月下来,她在付费自习室花费超 5000 元,平均每天 41 元。刘女士认为,这个价格还算合理," 毕竟在咖啡厅待一天也要这么多钱,在这里不仅有学习氛围,还有免费咖啡。"
不仅是考研大军,付费自习室也备受学生群体的青睐。
" 这种隔间式自习室,很容易就忘记旁边还有人,能够特别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为了写论文而选择到付费自习室学习的应届毕业生温学(化名)认为,与学校的自习室不同,这里更安静,又不用像图书馆一样需要花费精力去占位。
只是这种收费模式,对于学生的温学来说确实有些贵。但他表示,写论文的时间其实是有限的,他能够负担。而且因为付费,反而会让他有 " 紧迫感 ",毕竟钱不能白花。
已经毕业多年的职场精英们也愿意买单。
" 用金钱买注意力永远是值得的。"在职通信设计专员赵璠(化名)对自习室的模式赞不绝口。赵璠透露,他已经毕业 4 年,马上就要考中级通信工程师证,但毕业多年,他自己在家里根本学不下去。知道有付费自习室这种产物后,他体验过后就发现,在这里确实容易注意力集中。
还有陪孩子补课又无处可待的家长们,也对付费自习室赞不绝口。
" 孩子每周末来附近补课,又不想让我陪着上课,只好在周围逛逛。" 一位学生家长表示,学校周边咖啡厅个个爆满,外面又太冷,无意间发现了付费自习室的存在。自习室收费和楼下停车费差不多,还有免费的咖啡喝,比外面的咖啡厅舒服不说,还能看看书,特别安静。
或许也正是考研、学生党、白领们的买单,让付费自习室火爆起来。据 " 心流造物 " 在美团上的品牌介绍,其于 2018 年 4 月北京的第一家线下店正式营业;2018 年 5 月,其注册会员人数已达 191 人,累计学习时长 2270 小时;2018 年 6 月,其注册会员人数达 340 人,累计学习时长 5615 小时。
静竞沉浸式自习室创始人之一卢鹏曾向媒体透露,目前在他店中消费的人群近 70% 是 26 岁到 35 岁的女性。
花钱买 " 氛围 " 的模式还饱受争议,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付费自习室抱有好感,究其主因,是付费自习室要价太贵。
" 开始感觉很舒适的自习室,环境很好,团购 9.9 元四个小时。不仅零食免费吃,学累了还可以去休息区拿望远镜看看远处风景,差点冲动办卡。" 北京的王女士去体验过后,虽然感觉环境不错,但因为对方收费太贵,所以放弃办卡,并大呼不值。
王女士算了笔帐,不团购的话,如果是日卡,每小时要 12——15 元,周卡要 280 元。" 说实话,就提供个桌子、水和几样小零食,我觉得真的不值。"
事实确实如此,正如上文中铅笔道统计的表格,计算一下,在北京,单日平均价格为 60 元,月卡平均价格为 1175 元,季卡平均价格为 2447 元;在郑州,单日平均价格为 21 元,月卡平均价格为 425 元,季卡平均价格为 1248 元;在天津,单日平均价格为 23 元,月卡平均价格为 477 元,季卡平均价格为 1576 元。
显然,付费自习室想要成长成大市场,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