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 新高考改革:阵痛中应变前行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改革首次被列入了中央部署的全面深化改
原标题: 新高考改革:阵痛中应变前行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改革首次被列入了中央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五年来,从浙江、上海的首批试点,到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的第二批试点,再到全国八省市的第三批试点,全国已经有14个省市开始了新高考。
新高考改革的核心之一是要改革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方式。GES 2019未来教育大会上,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教育学院研究员秦春华指出,教育评价、考试评价以及在招生领域方面的评价,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里面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可以改变整个教育生态。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实施,考试科目、计分方式、教学模式乃至录取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学校、老师、学生、家长都需要面临很大的挑战。
在选科层面,科目的选择也影响着大学专业以及未来职业,因此提前生涯规划对于学生变得十分重要。
“新高考改革主要是选择和学习时间排列的问题。以前,大量的学生更喜欢学习前置、选择后置,面对新高考改革,很多选择是需要前置的,学习是后置的,这个变化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很难理解甚至是很难短期适应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兼中学业务推广管理中心总经理王专王专说。
从教培机构的角度出发,王专提到,以前培训机构可能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接下来选择方面的辅助、辅导、信息的给予,这些会变得尤为重要。如果想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为他量身打造学习路径,这需要大量的运算能力和处理能力,包括数据采集能力。因此,利用新技术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变得十分重要。
生涯规划对于学生越来越重要,然而,很多老师并没有接受过相应生涯教育,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从生涯教育的角度提供解决方案。远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肖融表示,目前远播教育便会给学校提供生涯教育解决方案,包括学生发展中心的建设、师资培训以及生涯教育校本课程等方面。
在选拔标准层面,新高考改革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如何科学量化地建立素质评价体系,也是新高考改革推进的挑战之一。
“综合素质评价,最关键的不是求总分,而是形成一个可评价各种人才类型的门槛。”湖南师范大学测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志明认为。
雪松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试达测试研究院院长李文建也提到:“测评不应该是仅仅提供一个分数。”雪松湾的测评目前已经不再是单一知识点的测评,而是结合着新课标提到的知识、技能、能力、思维等维度来进行多维度、诊断性评价,可以针对个人、年级、学校、区域,都提供诊断报告。
“稳定可靠、有效、公平,这是建立测评标准时最关键的三个词。”杨志明总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