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数学刚性需求赛道上 AI互动课与真人直播博弈谁能胜出? 作为一款启蒙类的产品,斑马思维沿用了斑马英语的品牌名,连slogan都保持了同样的调性
原标题:数学刚性需求赛道上 AI互动课与真人直播博弈谁能胜出?
作为一款启蒙类的产品,斑马思维沿用了斑马英语的品牌名,连slogan都保持了同样的调性,由此看出猿辅导在低幼阶段启蒙类品牌上选择了一致性策略。
实际上,关于数学产品的品牌名猿辅导内部也有过纠结。今年年初,产品还未上线时,多知网观察到,最初就定为了斑马思维,但中间短暂更名了“闪电思维”,最终还是改回了斑马思维。
产品更名的原因有很多,多知网曾有分析。具体到斑马思维,有可能是策略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商标注册的问题。不论如何,选择品牌一致性的好处显而易见:减少品牌的设计和广告费用,尤其前面斑马英语已经趟出一条路,有利于新产品斑马思维较快打入市场。
从APP的图标设计上可以看到,两款产品除了底色不同,其他保持一致——斑马英语是绿底色和一头小斑马,斑马思维是蓝底色和一头小斑马。
对于低幼启蒙类的品牌,这种萌乖可爱又鲜明的动物形象,小朋友们难以抗拒,很多时候,他们记不住产品名称,只记得动物的形象。
不过有意思的是,此前,对于斑马英语,多知网了解到,很多小朋友直接会说“我要看小斑马”。而今,多了一款数学产品,小朋友该怎么表达?可能还是“我要看小斑马”。并且,他们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两头小斑马。
不过,也不需要家长费很大的精力,小朋友虽然从APP的图标视觉上一时难以区隔英语和数学,但不同领域的内容会让小朋友很快有所领悟。
教辅礼盒为品牌第一接触点,沿袭斑马鲜明风格
多知网购买的为斑马思维49元体验课,两天后,一个包裹送到家。
包裹最表层是透明塑料膜快递包装袋,一眼就能看出里面是一个亮黄色的纸盒子。这就是斑马思维的教辅盒子,沿袭了斑马英语盒子扎眼而又彰显课程特色的设计风格,这让正处于色彩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充满兴奋感。
孩子看到包裹后跑过来,带着迫不及待的语气惊奇地问:“这是什么呀?我要打开看看。”
从透明塑料包装到黄色纸盒子,轻易而举地就能打开,这时孩子开始一个一个地看,并动手把玩,所有材料齐齐整整地展开:数感训练棋,趣味数字运算卡,练习册、配合作业的贴纸……
“礼物”这个词对大多数低幼阶段的孩子来说都是具有魔法一般的吸引力,有的孩子拆快递就像打开一个盲盒一样,心情无比激动,这种教辅礼盒也不例外。
如果说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由从无数个品牌接触点所感知界定,教辅礼盒就是第一个品牌接触点。
跟线下最先接触物理空间的教室不一样,在线教育类产品的第一接触点是“盒子”(教辅礼盒/学习礼包),用户都是先收到盒子,再上课。因此,礼盒的包装设计和里面包含的东西均不容忽视。
对于怎么做好教辅礼盒,猿辅导从粉笔开始已经有多年的经验。从体验课来看,猿辅导的教辅礼盒会中有一些诸如“种子”这类创意产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启蒙类的教辅礼盒则更偏向教具,比如斑马英语中的单词卡,斑马思维中的运算卡。
相关老师解释:“教辅礼盒的教具希望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来消化课堂知识,因为数学需要锻炼孩子动手能力,鼓励孩子们创新。”
最大的相同点是,这些教辅盒子制作精良,会让用户让“49元很值”这一印象首先植入脑海。
产品更强调“学”,数学品类侧重课中练习
斑马思维除了和斑马英语品牌一致,内容形式也一致,同样是周一至周四上AI互动课,周五上一节直播课,总体以AI互动课为主。
斑马思维的AI互动课整个上课流程为:视频互动课(新知学习)+随堂练习(同步练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巩固)+我当小老师(反馈表达)+学习报告+皮皮打电话(电话时间),整体学完大约20分钟。
时长逾6分钟的视频互动课的环节是第一个环节,也是一堂课的主环节,是情景剧+练习的方式;接下来是交互的练习环节;生活中的数学希望小朋友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我当小老师”是有一道练习题,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AI会反馈结果,这个环节做完之后就可以提交作品墙,之后会收到辅导老师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