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亚裔招生歧视案缠讼四年后 哈佛大学赢了 经波士顿联邦法院法官日前裁定,哈佛大学招生程序虽不完美,但符合宪法规定。 不过,经此一役,亚
原标题:亚裔招生歧视案缠讼四年后 哈佛大学赢了
经波士顿联邦法院法官日前裁定,哈佛大学招生程序虽不完美,但符合宪法规定。
不过,经此一役,亚裔不会打消升学的热情。
多元化
不能种族歧视,是美国联邦法的一部分。
“联邦法律严禁基于一个人的出生国、种族、肤色、宗教、残疾、性别和家庭状况给以歧视。”这是美国司法部网站上对种族歧视的描述。
歧视的范围也有明确的规定,第一项就是教育。
对此裁决,美国亚裔教育联盟主席赵宇空认为对继续歧视亚裔存纵容效果,违背了最高院不能进行种族配额的规定。
不过,波士顿联邦法院法官在判决书中驳回了对哈佛的控诉,并指出哈佛大学的招生计划是为学生能实现和受益于多元化学习而严密打造的。
哈佛大学校长还特别发了贺信,表示“哈佛录取过程中考虑种族,帮助我们创造一个多样化的学生团体,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哈佛大学招生歧视案的裁决,受到多所常春藤盟校在内的高校高层的赞赏,称此裁决确定可继续将族裔作为招生考虑因素之一。
普林斯顿大学发言人说,多元化学生群体对教育使命至关重要。乔治华盛顿大学前校长则表示,如果哈佛败诉,会是全美高等教育的坏消息。
也就是说,禁止按照种族分配来做决定是法律,但校园多样化是哈佛办学的一个目的。
遭打压
多元化的办学目的,对分数冒尖的亚裔尤其是华裔学生显然不太友好。
根据美国学生公平入学组织提出的最有力证据之一,哈佛招生人员在申请者个人评分上,普遍给亚裔申请人打低分,经常给予亚裔学生平淡、乏善可陈、不精彩等评语。
录取如斯,在考试分数上亦有不利因素。亚裔学生SAT一向考试高分,2018年白人学生的成绩比黑人学生和西裔学生分别高出177分和133分,亚裔学生比白人学生还要高100分。
2019年,SAT主办方决定为考生新增“逆境分”,逆境分由包括考生就读高中/就读社区的犯罪率和贫困程度在内的15项因素核算而成。
没有哪个华裔家长会为了逆境分,愿意让孩子在犯罪率高的街区长大。中国人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的负面影响非SAT加分能够弥补。
这一不利因素,甚至延伸到了中学阶段。2018年纽约新任市长提出了纽约中考改革措施:取消考试录取方式,代之以族裔分配制度。
纽约地区9所公立的特许高中,构成了传统意义上的精英学校,生源优质,师资优良,是进入精英阶层的一张入场券。
亚裔特别是华人家庭注重教育,获得Offer的比例也最高。在今年放榜的特殊高中入学考试中,被录取的亚裔学生高达51.1%,占了一半还多。
高比例的亚裔学生和他们的考试成绩,不断被质疑加剧了种族间的不平等。按照纽约中考改革这一新政,华裔的录取比例有可能低于25%。
2019年,增加种族多元化的教育改革已经在纽约多个学区展开。布鲁克林十五学区的初中,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将不再按照5年级学生的成绩、出勤率等因素录取学生,而是采取抽签方式。曼哈顿上西区的第三学区,从今年秋季开始把25%的名额让给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