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谁为孩子的假期教育买单? 如果说商业的路线还有众多障碍,公益的形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今年7月,雨中骆驼公益联系到重庆一所乡村小学
原标题:谁为孩子的假期教育买单?
如果说商业的路线还有众多障碍,公益的形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今年7月,雨中骆驼公益联系到重庆一所乡村小学的校长,想申请借用学校的场地用于当地学生的支教。校长表示,在假期,学校是不允许公益支教的,因为涉及到人员管理、安全保障等问题。在上学的路上,还存在下河游泳造成溺亡等安全隐患,因此学校在原则上不允许暑假期间的大学生支教活动。另一方面,当地教师在假期都有其他的事,校方也无法管理。
2017年,县城某中学便发生过支教的大学生下河游泳而溺亡的事情。而在张校长看来,支教可以找当地村委会,这样的话安全也比较有保障。
王晶晶是某重点大学支教团的负责人,因为之前联系合作的学校正在翻修,今年社团需要联系其他村小。本以为乡村小学会很欢迎他们的到来,但是接连的“碰壁”让她苦恼不已。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是如此情况,毕竟支教团有多年的经验累积。最终她在一家志愿者协会的介绍下,联系到一家村委会,在村委会旁的壹乐园(壹基金的一个公益项目)开展支教服务。
商业性质的培训经营困难,公益性质的支教又受到阻碍,关于教育的焦虑从城市下沉到农村,解决方案却没有跟着下沉。“在外挣票子,回家修房子,留下老人与孩子”的顺口溜仍旧被当地人提起,家长们也不想给孩子们用手机,然而他们常年漂泊在外或早出晚归,因此只能通过手机与孩子沟通——这是他们唯一的“情感联系”。
去年,一块“可能改变命运的屏幕”引发热议,辅导班或乡村学校用互联网传授知识,是当前较为直接的手段。但从长远看,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如修建乡镇图书馆、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与教学硬件环境等;另一方面,社会公益力量也应持续介入,如壹基金的壹乐园、途梦的“远程职业教育”等公益项目都有利于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缩短城乡教育水平,从而有效的缓解家长们的对孩子“分数”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