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自考,或许是改写命运的敲门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考。 大学生得老老实实在学校上够四年的课,把学分修满了,才能顺利
原标题:自考,或许是改写命运的敲门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考”。
大学生得老老实实在学校上够四年的课,把学分修满了,才能顺利拿到学位证书。而自考生,同样也可以取得学位证书,但需要更加“强大”。
他们得用上所有的空余时间,把大学生用上四年才学完的课程自学完毕,包括连诸位大学生都面临着挂科威胁的高数和大英课。
统招还是自考,毕业证书上是能看得出来的。
相比起多年来常常被老师和家长挂在嘴边的高考,自考的存在感稍显逊色。但实际上,自考在高考恢复没多久,也紧跟着在1981年1月正式实施起来。
对于大多数没有考上本科的人来说,自考确实是他们的“救命稻草”。因此,自考制度确立的三十多年来,不乏有前仆后继、愈挫愈勇的“勇士”。
广东省今年4月份的自考报名中,截至2月26日10时,报考人数已超30万人。在去年10月份的考期中,报考人数高达35.5万人。
江苏省自1983年开始实施自考以来,累计报考达2078万人次,总共培养了79万余名本、专科毕业生。
揣着个高中甚至是初中毕业证的人,在满大街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的岗位要求前,他们的求职征途,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一张本科文凭,在这时候显得极为珍贵,自考是他们取得这张文凭的最佳机会。 毕竟,不会有多少人在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好一段时间之后,还愿意重拾高中课本,兢兢业业地从头来过,一步一个脚印地直到高考结束为止。即便有这份心,事实上也有心无力。
除了找工作之外,自考的成功上岸还能助你实现那些曾经的“不可能”,比如说读研。在一份关于湖南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4级自考助学班的调查中,有51.21%的自考生是明确有考研的打算,其中超过15%的自考生已经开始着手备考。
“读研让我终于读到了自己最想读的专业”,一位成功跨专业考入北京某高校统招研究生的自考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