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少儿编程如何跑出巨头? 离不开以下 4 点 在少儿编程行业的的发展初期,不同商业模式各有优劣和侧重点,归根结底是瞄准了行业不同的内在驱动
原标题:少儿编程如何跑出巨头? 离不开以下 4 点
在少儿编程行业的的发展初期,不同商业模式各有优劣和侧重点,归根结底是瞄准了行业不同的内在驱动力。我们更看好针对 " 升学抓手 " 需求的线下培训类商业模式,和针对 " 素质教育 " 需求的线上轻课类商业模式。
近年来,少儿编程行业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行业的一大热门话题,在外部驱动力的推动下,新老玩家纷至沓来,将整体市场供给量快速提升到较高水平。但盛名之下,需方市场的体量究竟如何,需方的诉求点具体在哪落脚,我们认为这些内在驱动力更加决定了少儿编程行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速度。
我们通过走访数十位行业代表创业者,深度调研产品和公司商业模式,并完成近千位用户问卷调查,试对少儿编程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做一些思考和讨论,与大家一起分享。
少儿编程教育是基于 Scratch、 Python、 C++ 等编程语言给学生搭建可视化图形编程平台和代码编程学习平台等, 通过编程游戏、网页、 动画、 音乐等来学习编程语言,主要采用 " 图形 - 代码 - 算法 " 阶段式的编程教育体系。少儿编程教育与成人编程教育有较大区别,主要针对 K12 阶段青少儿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学习编程语言。
近年来少儿编程行业蓬勃发展,离不开以下 4 方面的外部驱动力影响:
1. 少儿编程教育行业发展受到政策红利的积极影响;
2.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促进教育类消费投入;
3. 随着我国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提出新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众对编程教育的认知;
4.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编程教育的推广提供了更多更高效率的技术工具,使得少儿编程教育的推广普及在技术上更加成熟。
我们认为,我国少儿编程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以上的外部驱动力推动,但探究其深层原因,更在于用户端需求不断更新发展所产生的内在驱动力推动。
我们把内在驱动力分为以下三部分:课内学科类科目补习需求;升学 " 抓手 " 需求;素质教育需求。
PART 1:课内学科类科目补习需求
真正意义上的课内学科类科目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课内要教,高考要考。近年来一系列的政策红利,正在逐步加强编程教育在信息技术科目中的地位。
课内要教:从近年来政策的落脚点可以感受到,课内编程教育的推广力度逐步加大,一方面更加具象化落地(从加强课内信息学科落地,到点名加强编程教育落地),一方面更加低龄化落地(从高中普及到小学普及)。
高考要考:2017 年浙江省首次将信息技术(技术科目,含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加入选考科目,并将编程内容加入考察范围。目前涉及编程的考试内容主要为 VB 语言,后续 2019、2020 届高考仍主要考察 VB 语言。浙江新高考实行三年来,技术选考报名人数逐年上升,2019 届达到约 10 万人,占总报名人数的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