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豆包爱学APP官方宣布,正式上线豆包老师,免费、全学科、沉浸式互动。 体验发现,豆包爱学豆包老师的特色在于:动态板书演示、老师语音输出,
近日,豆包爱学APP官方宣布,正式上线“豆包老师”,免费、全学科、沉浸式互动。
体验发现,豆包爱学“豆包老师”的特色在于:动态板书演示、老师语音输出,过程中会和学生进行语音互动,以及,用户可以点击查看老师讲解的全部“字幕”。
也就是说,相对于通用大模型,豆包爱学基于豆包多模态大模型研发的“豆包老师”更像模拟学生线下教室的情景,只不过在这个“教室”里,老师是以“声音”和“图画板书”、“知识点提炼”形式出现的,未设置数字人形象。
和教育科技公司推出的拍照讲题类产品相比,豆包爱学或许想做一个更加“通用”的、针对小学和中学生的大模型。从介绍来看,除了讲解各个科目的题目,也会解答生活百科等。更像一个针对小学、中学生“学习”和“生活”融合场景的豆包老师。
字节跳动在教育领域的核心产品中,海外产品拍照答疑产品Gauth(相关阅读:《字节Gauth再进化:从拍作业,到拍生活》),坐拥3亿全球用户、近5000万月活用户,国内则是豆包爱学。
其中,AI教育团队,是曾经大力教育团队保留下来的“火种”。豆包爱学原名河马爱学,2024年更名为豆包爱学。该APP底层是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上线之初即提供作业批改、拍题答疑、口算批改、作文批改等功能。今年6月份,新增深度讲解功能。当下,上线了豆包老师、识万物等功能,提供更多学习、生活场景的解决方案。
从“豆包老师可以看出,继大力教育之后,字节在教育AI领域投入的决心未灭。
从呈现形式看,豆包老师目前已经应用了一定的多模态讲题能力。
进入该功能后,有两种问问题的方式:可以拍题目,也可以输入问题。
邀请小朋友一起体验,注册时设定了小学三年级,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自行车车轮会有辐条?”
如果问通用大模型,通常就是给出文字解答。
而豆包爱学的“豆包老师”是先把问题进行了拆解,一是为什么不用实心轮?二是辐条有什么作用。在讲解过程中会一边画图,一边语言讲解,还会问小朋友“你理解了吗”,然后再进行下一步。
这种图示和互动接近线下课堂的体验,“动态板书演示”能够将复杂知识转化为清晰的图像与动态画面。
同样,问“小鸟站在高压电线上为什么不会被电”、“磁悬浮列车如何转弯”、“大禹治水的方法”等小学生会好奇的问题,豆包老师同样会呈现可视化的板书,给讲解增添了一些趣味性以及降低理解门槛。
和通用大模型不同的是,豆包老师并不在讲解面上展示全部的文字内容,优先声音输出、可视化板书、关键知识点提炼。点击老师的语音条,则可以查看完整的讲解“字幕”。这种图示和互动模拟了线下课堂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