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托管和培训的十大差别02 托管和培训不一样。过去,托管跟培训不在一个层面;今天,培训跟托管不在一个层面。托管和培训,有着太多的不一样 1、培
原标题:托管和培训的十大差别02
托管和培训不一样。过去,托管跟培训不在一个层面;今天,培训跟托管不在一个层面。托管和培训,有着太多的不一样——
1、培训时间为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托管时间为学期中周一到周五放学后。
培训是以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为服务时间,国家双减政策明确界定: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不得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也就是说,能开培训所有的时间段,都被禁止了。

托管是利用周一到周五放学后的时间,包括:中午放学后到下午上学前,叫做午托;下午放学后到晚上做完作业、父母下班后接回,叫做晚托;也有少量学生周一到周五期间晚上也住在托管校区,叫做全托;少量托管机构为双休日的孩子提供托管服务,叫做双休托;少量托管机构为寒暑假的孩子提供托管服务,叫做假期托。
小学生过去时间基本的划分是: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上培训班,周一到周五放学后培训一般是每周半天或四分之一天,一个半小时或者三小时;托管一般是每天六小时,每周30个小时。
2、培训是严禁学校开办的项目,托管是鼓励学校开办的服务。
这些年,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公办学校、在职教师开办培训班,严禁公办学校老师到培训机构兼职授课。在教育部最新出台的鼓励学校开办课后服务的文件中,也再次强调,严禁利用课后时间补习旧课、讲授新课。

然而,国家对待托管的态度截然不同。早在2017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就发出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教育部第一份关于学生托管的文件,明确表示支持、倡导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今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发出了《关于推广部分地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7月,暑假来临,北京市教委宣布开展暑期校内托管。很快,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紧接着的7月13日,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指出,要将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作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的重要途径,作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重要举措。

看到了吧,国家用托管打压培训、用托管替代培训的意味很明显,而不是把托管等同于培训一锅端。当然有人说,课后服务指的是校内托管,大力发展校内托管是不是意味着不允许校外托管存在了呢?绝对不是!所有国家层面的文件都没有对校外托管作出过限制,相反,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3月两会上提出:公办学校不能把托管这件事垄断了,可以考虑把社会力量引到学校去。 (晋级教育创始人 窦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