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课后服务参与率将经受考验 一张微信朋友圈的截图引爆北京教育圈。该朋友圈内容大致为,北京西城区、海淀区的家长给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教委
原标题:课后服务参与率将经受考验
一张微信朋友圈的截图引爆北京教育圈。该朋友圈内容大致为,北京西城区、海淀区的家长给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教委致电、留言,要求允许学生下午3点半请假放学,而非参加完课后服务之后五点半放学。
就在几天前,北京教育“双减”工作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指出今年北京将实行课后服务全面覆盖,其中包括服务对象全覆盖,即课后服务要向所有学生提供,学生自愿选择参加课后服务已成历史。
双减政策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面对学期内只有周一到周五晚上8点半前的补课窗口期,5点半才放学直接戳到了北京西城区、海淀区部分鸡娃家长的软肋。
在今年6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清单”的“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类别中,北京只有东城区上榜。东城区全区8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课后服务100%全覆盖,有近80%的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约有1.8万学生没有参加课后服务。
更为实际的是,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前,很多地方的课后服务参与率比北京市东城区低不少。
同样是上榜“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类别的优秀地方案例,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有31所小学均开展课后服务,参加课后服务学生达2万人,占学生总数的60.7%。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春季学期参加课后服务学生近23万人,约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50%。
即便是免费的课后服务,提升参与学生占比也不容易。
作为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名单”的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在2017年9月就采取“政府买单、校内托管”形式,在全市率先试点放学后免费服务。到2019年3月,椒江区小学阶段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为43.2%;2020年,这一数值只提升至77.31%。
在教育部的文件中,没有具体规定课后服务参与率。
今年7月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指出要“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而并非全员覆盖。
深圳市教育局负责人认为,“如果学校课后服务的学生低于90%,我们觉得学校还要努力。”
该局统计数据显示,深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72.9%的小学生、83.4%的初中生参加了课后服务。
双减政策落地后,补课时间进一步被压缩,是否会有更多人参加学校课后服务值得持续关注。
双减前最热衷补课培训的家长和学生,并没有因为双减政策的到来而有所改变。如果不断出现北京西城区、海淀区的家长要求改变课后服务的强制参与属性的类似情形,双减政策势必会在学校端减色不少,从而引发更多家长和学生效仿的传导效应将会使双减政策陷入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