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钉钉 教育新基建助力教育普惠 2020年,钉钉将slogan更改为让工作学习更简单,加速布局教育的决心可见一斑。数据也表明钉钉过去一年的努力收效
原标题:钉钉 教育新基建助力教育普惠
2020年,钉钉将slogan更改为“让工作学习更简单”,加速布局教育的决心可见一斑。数据也表明钉钉过去一年的努力收效显著,2021年1月14日,在钉钉6.0版本发布会上,官方宣布钉钉已经服务超过21万所学校、700万教师和1.4亿学生用户。
钉钉并非在疫情期间才开始追赶在线教育的高速列车。早在2019年3月,钉钉就发布面向学校的专属版本“钉钉未来校园”,目的是通过组织在线、沟通在线、协同在线、业务在线、生态在线五个方面帮助学校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打造属于学校自己的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
阿里钉钉CEO陈航曾表示,钉钉起初本是为中小企业在线工作而研发,但注意到许多教育领域用户也有相应需求,因此也推出了相应产品。但这绝非钉钉入局教育的唯一原因。
2016年6月,《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广大师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应用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诸多学校只管建设不顾安全、只管硬件忽视软件、只管数据采集不顾数据维护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比较普遍。
2018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国家文件显示,教育信息化成为大势所趋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依托阿里云的底层能力和技术支持,钉钉为教育信息化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早于疫情一年迈入在线教育的大门,钉钉有更多的缓冲时间精细化布局教育新基建。针对教育的全流程,钉钉推出了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法,借助数字技术,钉钉从各个环节助力教育普惠的实现。
面向教育主管部门,钉钉推出局校家管理服务平台,区县教育局可以通过其中的数字驾驶舱功能了解全区域所有学校的运行情况;面向老师推出教师版钉钉,将老师们最常用的十几个功能,统一归拢到“教师工作台”上,聚和老师的日常工作。老师只需在工作台一键操作,就能发布作业、在线上课、统计班级信息或者发放通知,一站式完成绝大部分教学教研工作。
针对教师日常批改作业的重复性工作,钉钉还发布了AI改作业产品,减轻教师重复批改作业的负担;为了解决家长和孩子共用账号的问题,钉钉上线了“学生号”,学生使用该帐号登录钉钉,会进入到一个纯净版的操作界面上,家长可选择对学生号的一些功能进行开启和关闭。
除此之外,钉钉还和支付宝联合推出了教育版的“春雷计划”,将资助全国5000所学校、1000家教培机构和100家教育局进行数字化建设。
钉钉布局教育过程中,始终秉承着以数字技术推动教育普惠的理念。借助数字技术,钉钉不仅将优质的课程资源下沉城市,还助力公立学校和教培机构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推动教学模式改革。致力于成为中国教育数智化服务平台,钉钉还将在布局数字化普惠教育上走得更远。
三、腾讯 多维发力构建智慧教育体系
2019年5月,腾讯推出了面向智慧教育领域的教育品牌“腾讯教育”,主打to B市场,定位教育行业升级的“数字化助手”。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表示,腾讯教育将面向个人、学校、老师、教育部门等,提供连接、管理、系统等能力,用统一连接和接口,做教育行业的智慧升级助手。
2020年疫情期间,致力于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的腾讯,积极投身智慧教育建设,通过技术推动在线教育公平化、个性化与智慧化。2020年,作为技术支持方和云资源提供者,腾讯教育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打造了包括云服务、教学平台、信息化管理、教学AI、互动课堂SaaS等一系列解决方案,供学校、师生和家长们自由选择。2020年全年,腾讯教育共助力300万+老师开课,服务1000+教育部门,落地10多万智慧校园,保障1亿+师生在线学习。
再往前追溯,腾讯自2014年起就开始以投资的方式涉足教育行业,投资赛道包含K12、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语言培训和早幼教等,并且腾讯投资的教培机构多是各赛道的头部品牌,比如在线K12培训的猿辅导和新东方在线、在线1对1的VIPkid、早幼教的宝宝玩英语、英语学习的百词斩等。
此外,腾讯还有自营的教育业务,涉及的细分领域包括幼儿英语启蒙产品腾讯开心鼠英语、K12的企鹅辅导和英语君、高等教育的新工科和在线教育平台腾讯课堂。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曾表示,整合之后的教育品牌腾讯教育“将用连接、内容、社会责任来助力教育行业”。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如今的腾讯教育仍将致力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