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在年年喊减负的大背景下,学生何时才能摆脱被众多课外班加身的命运? 疫情影响寒假提前放假,课外培训填满学生假期 元旦前后,北京市民苏
原标题:在年年喊减负的大背景下,学生何时才能摆脱被众多课外班“加身”的命运?
疫情影响寒假提前放假,课外培训填满学生假期
元旦前后,北京市民苏萍就开始为提前放寒假的女儿挑选线上课程。她现在的报课原则是不囤课(不一次性购买很多课程),因为不少线上培训机构在做大后会不断扩张,教学质量无法完全保证。
一周10节课,每天至少两节课,每堂课30分钟;两家机构的数学培训每周三节,分别侧重培养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线上一对一外教练习口语;线上英文绘本阅读;其余是学习语文拼音——这是苏萍给她5岁半的女儿安排的线上课程。
为了找到更好的教育资源,苏萍加入了4个“鸡娃群”,4位群主主要做线上课程营销。据苏萍介绍,现在这4个“鸡娃群”的主旨都是“千万不能报线下,危险”,线上课程也因此受到家长的青睐和认可。
苏萍在整体比较了各类线上课程后发现,在线教育如今已经拥有多种不同的切分维度。根据学习主题,可以分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类。儿童英语以及近年来开始流行的少儿编程均属于前者,严格遵照公立教育体系“课纲”展开;中小学知识点和解题培训,则针对应试教育场景。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选择适合孩子的课程。孩子的时间很宝贵,浪费不得。”苏萍说。
经苏萍引荐,《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就连儿童体能培训等户外课程都有了线上录播课程,甚至还有一对一的直播体能课。
实际上,并非只有低龄学生青睐线上课程。
北京市民成浩近日已经给12岁的女儿制定了寒假计划,其中的线上课程包括某英语阅读营的线上体系课、初一数学以及PET考试冲刺班。
北京市民杨斌的儿子正在读七年级,这个寒假,他的儿子每周只有一天是空闲的。
“自从给孩子报课外班以来,我的一年就开始跟着培训班的春季、暑期、秋季、寒假4个交钱季来划分了。课时费每个小时350元,一次两个小时,一季大概15次课,仅一科就是1万元。一年4次,钱就这样被培训班收割完了。”杨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