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线上线下随时切换的能力 在线教育的存量竞争进入产品力时代 一边是融资起飞,一边是裁员倒闭,过去一年,在线教育行业冰火两重天。 天价的
原标题:线上线下随时切换的能力 在线教育的存量竞争进入产品力时代
一边是融资起飞,一边是裁员倒闭,过去一年,在线教育行业冰火两重天。
天价的品牌投放,亏本的渠道转化,流量争夺战实则是巨头之间的博弈,被围困其间的中小型机构感觉略“卑微”。钱是烧不起的,流量是抢不过的,还得提防疫情黑天鹅随时袭击,生存法则从何谈起?
最实际的选择可能是,对准存量用户进行精细化运营,用优质产品和服务体验,增强与现有用户的黏性。
进入2021,在保利威看来,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两个关键能力:一是线上线下随时切换的“热切换”能力;二是产品力。
线上线下随时切换的【热切换】能力
“热切换”的概念常见于计算机领域,主要是指“用户在不关闭系统、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取出和更换损坏的硬盘、电源等部件,提升系统应对‘灾难’时的及时恢复能力、扩展性和灵活性等。
其实,经过疫情的加速,2020年教育机构的OMO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已逐渐常态化。线下的优势自不必说,线上的优势也同样多,两者融合才是共赢。
可在OMO常态化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冲击,好比当下,一旦零星出现确诊病例,周边学校和校外机构立刻叫停线下授课。在防疫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想保证教学活动、机构运营正常进行,必须具备热切换能力。
对当下的教育机构和学校而言,热切换能力就是做到线上线下的快速切换,确保教学活动、机构运营不受任何意外影响。
就算是上午学生还在教室上课,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下午就能将教学切换至线上。日常授课场景中,也要有意识地融入、习惯线上手段。
当然,是否可以迅速转向并适应线上,不仅考察教育机构的即时应变能力,长远的产品与服务能力更为关键。机构和老师必须长期、持续地修炼在线教学“内功”,才能让自己具备“热切换”的能力,不打无准备之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