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智联招聘发布《2020 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以往热门的留学国家陷入公共卫生危机。新形势下海归群体(
原标题:智联招聘发布《2020 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以往热门的留学国家陷入公共卫生危机。新形势下海归群体(泛指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才,包括已回国或未回国所有对象)如何制定未来决策呢?
1 月 7 日,智联招聘发布《2020 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显示,2020 年在国内求职的海归人数同比增长 33.9%。其中,45% 海归期望扎根一线城市,京沪两城占 3 成多;45% 海归期望月薪在 8000-15000 元,高于整体求职者。疫情及多方面不确定因素,正在重塑海外人才的发展计划。
《报告》显示,2020 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即有意在国内发展的海归人才数量较 2019 年猛增 33.9%,增幅远高于 2019 年(5.3%)、2018 年(4.3%)的同比增幅。海归求职者也呈现年轻化、高知化等趋势。从整体求职海归的年龄分布看,25-34 岁群体占比最高,达 64.6%;16-24 岁的海归占比较去年扩张 4.5 个百分点至 27.9%;而 35 岁及以上的求职海归在统计中不足一成。
海归学历分布也体现出了人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硕士是向国内求职海归的中坚力量,在 2019 年占整体的 70.7%,2020 年扩张至 72.4%;博士占比 1.7%,与去年基本持平;本科群体占比 25.9%,较去年收缩 1.9 个百分点。海归群体所具有的高学历特点更加凸显,回国就业在学历方面也将更具有优势。
在职业选择上,金融、互联网、文娱等行业更受海归偏爱。其中,IT/ 通信 / 电子 / 互联网行业集中吸引了 22.1% 的海归求职者投递简历,占比最高,生产 / 加工 / 制造业(12.3%)、贸易 / 批发 / 零售 / 租赁业(10.5%)依次排在其后。与全平台所有求职者相比,海归有意向从事金融业、IT/ 通信 / 电子 / 互联网、政府 / 非盈利机构、文化 / 传媒 / 娱乐 / 体育、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占比更高。其中,9.5% 的海归向金融业投递简历,比全平台求职者占比高出 4.8%。
具体至留学生(重点指当年毕业的应届留学生),疫情也在重塑他们的职业计划。《报告》发现 2020 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即着手回国就业的留学生人数较 2019 年猛增 67.3%,增幅是海归总体的 2 倍。具体到逐季看,在全球疫情爆发后的去年二季度,回国求职留学生人数同比增幅高达 195%。
智联招聘的调研数据也对以上发现进行了佐证。2020 年,有 71% 的受访留学生表示将回国发展,过半受访者表示疫情加强了回国意愿,28.3% 的留学生改变了原先留在海外的计划,在疫情蔓延趋势下紧急回国。
在这些有意回国发展的留学生中,来自英国的占比 40.1%,澳大利亚(18.4%)和美国(12.7%)位列其后。同比来看,美国、加拿大两个北美国家的留学生有回国发展意向的同比增速最为突出,分别达到 86.8%、84.7%,英国留学生回流人数也同比增长 69.4%。
对多数海外留学生而言,选择回国首因是国内疫情防控效果好。在智联调研中显示,被问及疫情下选择回国的考虑因素时,56.8% 的海外留学生选择了 " 国内疫情管控效果更好 ",其次是 " 国内生活更加便利 ",占比 45.3%。出于就业目的,分别有 42.1% 和 36.8% 的留学生表示 " 国内经济恢复更好 " 以及 " 国内就业机会更多 "。
但在他们计划回国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从《报告》中的占比来看,获得最高共鸣的是 " 不了解国内当前对海归人才政策 ",占比 61.7%;" 不了解国内当前就业市场 " 占比 57.5%" 成为第二大障碍。此外,疫情影响下," 回国航班受限 " 让 32.5% 的留学生陷入难归故里的困境;" 学业受阻,无法顺利毕业 " 成为 13.3% 留学生要解决的另一个棘手难题。
另外,就业信息不对称也让留学生群体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国内的发展计划。智联方面建议,相关就业服务机构或者招聘企业,应完善海归人才服务机制、构建海归与国内市场信息沟通体系,多举措将有助于打破海归的 " 就业信息不对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