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事业编+公考面试双第一,我在纵横公考学到的技巧总结 个人情况 我是从2018年开始接触公务员考试,也是受家人朋友影响。 这两年陆陆续续参加
原标题:事业编+公考面试双第一,我在纵横公考学到的技巧总结
个人情况
我是从2018年开始接触公务员考试,也是受家人朋友影响。
这两年陆陆续续参加过国考、事业编、江苏省考、教资、驾考............(感觉一直在考试,头发哗哗掉)
事业编面试80+,江苏省考笔试150+(今年莫名分数高)我的事业编面试报了纵横公考的网络1对1,然后省考面试报的地9天地面班,总共也没花多少钱,真的是物美价廉。
2019江苏省考巧妙的错过了............于是考了事业编上岸(外省),然后各种原因还是想考南京,趁着知识还没忘光光,参加2019年年底的苏考,至今终于上岸。
于我而言,2018、2019、2020是特殊的三年。
奔波起伏、摇摆不定、低谷水逆,但坚定内心,总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
选对方法事半功倍
其实我算是有面试基础的,所以增加练习是我最大的需求。
因为在职,所以学习时间有限,加上年前年后非常忙,所以我真的是出分了才开始学面试,平时无非就是多关注新闻,新闻联播几乎是每天都看,用这些方式了解国家在干什么,积累一些观点和规范表达而已。
对于在职党来说,花钱换时间是肯定的。报班能够节省时间、抓住重点,这个钱不能省。但是花太多钱就没有必要了,用钱赌通过率,虽然没考上可以全额退,但是考上了真金白银的也是好几万(土豪们求别喷)
之前事业编报面试1对1是咨询了一堆人的建议:当地小机构我是pass的(师资不保证)、华图中公太贵我也是pass的(感觉有点模板)、粉笔和纵横之间最终选择了纵横公考,感觉它更灵活、小班练习更多、既然通过率高那肯定有独到之处。

总的来说,我的面试备考可以分几个阶段:
1-2周时间重温基础课:纵横公考报班送的高清大屏课直接听
1-2周时间分题型练习:先答题,再听邓美人的真题课;这期间也听过微博、喜马拉雅上一些老师的答题,多开拓下思路,自己总结每个题型的逻辑。
1-2周时间答套题:地面班后面3天基本是在练套题全真模拟,回家之后歇了1天继续练,答套题很累,但是能练习时间掌控能力。
1-2周总结梳理,继续全真模拟:自己给自己录视频,录语音,如果有小伙伴一起练或者有老师指导更好了,考前邓美人有发模拟题让我们答,答完还会总结大家的问题,灰常奈斯!
(一般面试的准备在1个月左右吧,今年真的太特殊了,其实从3月份开始我就松懈了,到了4月底才开始重振旗鼓)
刚开始准备面试的小可爱,我不太建议花太多时间去看书听课,倒不如先了解考试题型和基础思路,用1-2周时间把基础学一遍,然后就开始通过练习来摸索自己的思路,对比着老师的答题来纠正自己。学基础的时候容易套模板,但是练的多了就好很多。

上面试班的时候,老师有讲过,积累例子的方法:
1.把答过题的题干当做例子,后面滚动去用
2.把其他童鞋和老师讲过的例子记下来,积累成自己的
3.每天坚持积累3个新例子,日积月累例子足够啦
其实听完邓淳老师的课,我的感觉是,例子是一方面,观点和规范表达的积累也很重要,这个我是靠看新闻的,面试打卡也买了(虽然懒得抄,但是内容都会集中看,有帮助)
以下是我自己总结和常用的一些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