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托育赛道成新风口 个性化需求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托育赛道的服务升级多 0-3岁宝宝不仅面临家长需要上班、长辈无力照顾的现实痛点,还面临需要
原标题:托育赛道成新风口 个性化需求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托育赛道的服务升级多
0-3岁宝宝不仅面临家长需要上班、长辈无力照顾的现实痛点,还面临需要接受教育问题,托育需求在近两年开始大幅增长。作为教育链条的最前端,托育机构开始受到家长的青睐和资本市场的关注。对于托育培训机构来说,每年逾1000万的新生儿都是未来潜在的用户群体,谁能抢占到用户时间,谁的赢面似乎就更大一些。在K12赛道开始向更低年龄段拓展时,托育赛道是否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疫情期间,不少托育机构因长时期停业而关闭,但是随着疫情恢复,托育机构仍然会是不少家庭的选择。
因为年龄和发育阶段特点,托育主要依赖线下场景来进行看护和教育服务。尤其是在教育层面,婴幼儿潜能开发需要刺激他的“五感”,包括视、听、味、触、嗅,这需要在线下场景才可以完成,这是在线课程难以满足的。
现在,托育赛道不断有新的玩家入场,不少早教机构可以说在跑步进入托育赛道。
目前,金睿家、运动宝贝、东方爱婴、多乐小熊、圣顿教育、乐融儿童之家等机构在托育+早教业务上进行布局,不仅在教室区域上进行早教和托育的空间融合,而且在养育服务上也进行科学养育、素质教育、亲子陪伴等一系列服务升级。
不难看出,在早教业务和托育业务上,这些头部机构从各自发展地盘到开始融合发展。
据了解,现在早教机构教室利用率普遍只有30%左右,教室偏高的空置率给早教机构带来运营压力。因为早教用户多是利用周末碎片化时间来培养兴趣爱好,而托育用户则多为事业型家庭在工作日对于孩子有看护和教育需求。托育服务接入早教机构可以大幅提高教室利用率,二者的时间差可以得到互补。
除了可以提升早教机构场地利用率外,托育+早教结合还可以为早教机构提供用户流量转化,进而降低早教业务的单位获客成本。
除了早教机构接入托育业务,也有月子会所把服务延至0-3岁托育。月子中心因为用户服务周期短,且多为一次消费,复购的间隔时间长,运营压力巨大。月子中心和早教机构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场地利用率不足,而托育服务恰恰有长时期的场地需求。据了解,有高端月子会所开始引入运动宝贝旗下momyhome睦米日托,实现用户生命周期的延长。
托育机构在跨界合作上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随着许多妈妈休完产假重回职场,不少机构开始面向企业提供托育服务,如凯瑞宝贝已经获得联合利华委托筹建并管理运营该企业园,为职工子女提供专业的托婴托育服务。
除了托育机构的跨界合作,也有地产巨头开始跨界托育。中海OFFICEZIP作为中海商业推出的自由办公品牌,推出中海未来PEPA国际托育中心,已于两个月前在北京中海广场开园,开始探索“商务+教育”办公生态圈。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一部分用户而言,与其把孩子交给保姆,他们更愿意花钱给专业的机构托管,“办公+托育”,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受益于政策的持续落地和资本市场的跟进,托育赛道开始探索多种维度的服务模式。随着80后和90后父母消费观念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孩子的学龄前教育问题也变得更加理性和迫切,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托育赛道的服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