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心理健康的高危群体
摘要: 原标题:研究生 心理健康的高危群体 根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21日,距离报名截至还有一个多星期的时候,四川参加2021年考研的有效报
原标题:研究生 心理健康的高危群体
根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21日,距离报名截至还有一个多星期的时候,四川参加2021年考研的有效报名人数已经超过20万。相较之下,去年四川省的总报名人数不过才18.6万,考研报名人数再次刷新纪录,而这一幕正在全国各地纷纷上演。
但是在考研的热度居高不下的背后,研究生或许已经成为了一座新的“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挣脱。
一位虎扑网友曾这样感慨:“研究生最开心的,只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和毕业的那天”。
一方面是依旧还在求学的学子,另一方面却到了需要承担越来越多责任的年纪。学业压力和经济、家庭、就业等压力交织叠加在一起,多重身份之间的错位与冲突使得研究生成为了心理健康问题多发的高危群体。
2018年,《NatureBiotechn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读研的人(含硕士博士)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比不读研的高出6倍之多。
研究人员针对来自26个国家的数千名研究生进行了心理评估,其中将近有41%的研究生被判定为中等到重度焦虑,39%的研究生被认为有中度到重度抑郁。
2020年,我国在学研究生人数已经突破了300万大关,预计毕业人数为94.6万。
作为思维活跃、竞争意识强、自尊心较高的群体,他们有着更高的抱负,但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冲突。
如何让研究生们能够拥有一个更良好的生活学习状态,已经是一个迫切需要被正视的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