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疫情下的英国教育 虽然英国的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但早在一个月前,即当地时间3月18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就宣布英国进入停课不停学的状
原标题:疫情下的英国教育
虽然英国的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但早在一个月前,即当地时间3月18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就宣布英国进入“停课不停学”的状态。
这一政策得到苏格兰与威尔士地区的支持与落实:
全英各地学校与幼儿园等教育机构,自3月20日起全部停课,
后续5、6月份相关升学考试,亦同步取消。
北爱尔兰中小学自18日起停课。
不过,受英国传统节日“复活节”(4月13日起,共三周)以及前后课程排期影响,“停课不停学”政策落实距今虽一月有余,但其真正对英国教育产生影响,进而催化出线上教学模式,仅为一周左右。
虽然线上教学开展的时间较短,但仍揭露出了英国教育系统,在面对教育环境改变时,不可避免的短板。这些短板对其他国家教育系统的改善,也颇具借鉴意义。
作为一名身处英国伦敦的华裔教师,Ryan对教育的变化尤为敏感。结合任职学校的经验,他将疫情之下英国教育的短板归结为两个方面:生源结构与教学环境。
1. 学校:生源结构
Ryan观察到: 生源结构中海外学生占比越高的学校,受疫情影响越大。这一结果与外滩君的观察不谋而合。
近期,外滩君就疫情之下全球知名高校遭受财务危机问题,进行过 相关报道 :受疫情影响,哈佛、MIT等知名美国高校纷纷选择:对学生按比例退费;对教师降薪停招,以减少资金损失,期望借此挺过“财务寒冬”。
疫情之下行动的并非只有美国院校,面对即将临近的秋季新学年,生源主体为国外“金主”的部分英国私立学校,也正使劲浑身解数。不少英校为下一学期的学费提供10%-50%不等的折扣,来挽留被英国疫情“逼退”的国际学生。
知名英国精英学校——伊顿公学,也公开表示:下调夏季学费至原先的三分之二,即学费打7折,希望这一决策能让国际生的家长们重新考虑让孩子在疫情缓和后前往英国进修。
“抢资金”大战从国际生开始,随后蔓延至大不列颠全国,以Ryan任职的高中为例,虽然主体生源为英国国内,国际生占比较少,但以防万一,也将下学期学费打了对折。
缺人又缺钱,成为英国高校不得不面对的现状。
2. 教师:教学环境
由于长期使用被精细打磨过的线下教育体系,英国师生显然对刚接触的线上教学措手不及。因为缺少线上教学经验,许多老师都这一周的教学体验都不佳。
结合自身经验,Ryan认为: 线上与线下教育最大的差距在于教学环境。
他将线上教学的问题归纳为以下三种:
学生反馈的缺乏:线下教学中,师生共处于同一空间,通过一个表现、状态甚至眼神等反馈,老师便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但线上教学的分屏机制,使得教学空间被割裂,教师无法及时获得学生反馈,便无法随之调整教学进度。
教学支持的减弱:线下教学中,教室能随时被细化为独立的小空间,老师可以在学生需要时走至其身边,一对一指导。
线上教学限制了个体的自由活动,网络会将老师的每一句话传递给所有学生。长此以往,对个体差异化的教学支持势必呈下降趋势。
教材变革的不足:线下教育中,学生的学习问题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并得以解决。
但线上教学并没有额外的讨论时间,因此,教材改革尤为重要。
而设计一套能帮助学生解决自我学习问题、保持学习积极性的教材,显然是个长期的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