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疫情过后 在线教育行业会出现两个重要趋势 投资人常说教育和医疗是穿越周期的行业,但实际上教育比医疗更深。从全球历史来看,只有两件事
原标题:疫情过后 在线教育行业会出现两个重要趋势
投资人常说教育和医疗是穿越周期的行业,但实际上教育比医疗更深。从全球历史来看,只有两件事不仅可以穿越周期,甚至可以穿越历史。一是宗教,二是教育。因此教育的品牌价值是最大的,但品牌也是最难打出来的。
教育公司的产业链可以说是可长可短。短能短到什么程度?一个人教另一个人东西,两人微信上加个好友,学的人付款教的人就可以提供服务。长能长到什么程度?比方说新东方现在得有10万员工了,一个教育公司规模可以达到10万人的量级。
教育客户可能是所有行业的客户里最复杂的。一个孩子有门功课没学好,没学好的原因让10个专家研究5年可能也不一定能搞清楚。更不要说,孩子学习的内容还在随时变化。因此基本上可以说,教育行业的产业链是所有行业的产业链中最落后的,因为它的链条太过复杂。但教育行业赚钱又比较容易,所以机会的确是有的。但谁能抓住机会?只能是有准备的人。
疫情过后,我认为在线教育行业会出现两个重要趋势。
一是行业中一定会出现大量的并购。因为目前看来,这个赛道中明显是有一批公司在C端、在销售上做得特别好,另有一批公司在客户、在产品端做得特别好。比如说一个早期的公司,先从融资300万、500万美金开始,融到1000万美金;可能最后融到4000万、5000万美金。融到的钱在这家公司的人员、技术、产品、服务、营销各个方面上是如何分配的,基本就能决定这家公司的核心优势在哪。
我认为5000万美金的投资量,不足以让一个公司从头到尾都做得好。除非他只做小学一年级人教版的数学课,也许这些资金只能做好这么一件事;可能全国通用版的小学一年级数学都做不出来。但这里面有一个矛盾的点:有几家公司可以只靠做好小学一年级人教版的数学课,就能融到5000万美金?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线教育行业里面一定会出现大量的并购。
并购不只是把对方的人搬过来、把劳动合同迁过来、把报表合并就完成了,并购是一件非常投入的事情。如果结婚是1对1的事,并购就相当于10个人和10个人结婚,同时每一对生活中还有不同的问题。
线下的并购目前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产生,但线上是不是有这样的机会,大家能不能做成这件事?现在肯定是敞开了这个口子,尤其是这一次C端做得好的公司获得了大量流量。在我看来,线上会快速地出现巨头,不用再像线下那样熬很多年。
问题在于,大势来了,公司能不能接住?从我们过去接触到的一些非常优秀的创业者来看,机会已经到了,而且提前了三年。因为在教育行业中,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非常重要的。会搞教学的人就去做内容,会做C端的就去做C端;以后一定是这种形态的结合,而不再是一个公司从头做到尾。但在这个形式下,在线教育公司之间的并购会大量地出现。
二是线上教育对教学本质的讨论会更加深入。因为疫情过后,巨头效应形成、C端的流量形成。那对在线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体系深化程度的要求就会被提到日程上。再也不是1万元买转化,就能干的事情了。
因教育分成两种,一种是可评价的,一种是不可评价的。不可评价的可能更多是品牌战术、市场战术,看看谁能圈来更多的用户。但教育最赚钱的一块,是可评价的部分。比如北京的初三、高三学生,大部分都要在线下上1对1的课程,因为效果最好。1对1的平均费用是多少?3个月15万左右。这个量是非常大的,谁能在可评价的部分把市场切割开,谁就有机会打破公立学校的壁垒。因为孩子的时间是最宝贵的,钱已经不重要了。
那么,线上教育有没有办法能突破到这个地位,能够通过线上的高科技手段,做到与线下1对1同等、甚至更高的水平?这就是现在线上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