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 在线教育的新战场 流量型视频平台虎口夺食不容易 而流量型视频平台,是否成为在线教育的一个新战场? 可翰学堂创始人何海平表示,随着这几
原标题: 在线教育的新战场 流量型视频平台“虎口夺食”不容易
而流量型视频平台,是否成为在线教育的一个新战场?
可翰学堂创始人何海平表示,“随着这几年短视频的兴起,抖音、快手、B站这些平台非常活跃,有很大的流量,非常多的用户,所以教育机构愿意选择这些平台做线上教育的尝试。”
朗播英语创始人兼CEO杜昶旭也表示,“教育是一个比较大的内容池,且具有持续性。流量平台希望利用这次机会,吸引到更多的用户。对于教育机构来说,一旦这些平台开放资源,教育机构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流量红利,迅速在这些平台上放置自己的内容,从而获得更加便宜的流量,要知道18年19年的流量是贵得离谱的。”
资深投资人士吴世春还表示,视频平台的系统相当于一个很大的云,用这些平台开展在线教育,稳定性比较好。
由此来看,一边是教育机构看中了视频平台带来的新机会,扩大流量阵地,另一边,视频平台也看中了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引进学校、教育机构的优质教学内容,看起来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网易有道副总裁刘韧磊表示,“我们是内容方,对方是平台方。在线教育更多考验教学教研的能力、技术在整个环节的应用以及如何做好用户的服务。短视频是一个播放平台,它的内容制作主要是依赖于各个第三方,双方是互补互惠的合作关系。”
快手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快手从一开始就在教育这个事情上对自己的定位是很清楚的,我们不会自己去做教育内容本身,我们只做一个连接学生和老师的基础设施。教育企业这次把一些免费的课程内容放到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对他们来说,也是构建私域流量池持续获客的一个手段。”
事实上,早在疫情之前,各视频平台就开始大力扶持教育内容创作者了。
在去年8月的首届创作者大会上,抖音总裁张楠表示:抖音将面向教育内容创作者,大力扶持,加强知识类内容的发展。去年9月,抖音启动“DOU知计划”2.0,宣布抖音将针对知识内容创作者推出全方位服务方案。在产品功能上,抖音将针对知识创作者开放合集功能首批使用权限,在运营激励上,抖音将优先把知识创作者纳入“创作者成长计划”,从平台资源、创作者培训、商业变现等维度全方位服务知识创作者发展。
去年11月25日,快手高级副总裁马宏彬在GES2019未来教育大会上宣布,将在春节前拿出66.6亿流量帮助教育类账号在快手平台冷启动。同时快手还将全天候提供运营辅导,帮助教育账号提升运营能力。此前快手还成立了快手课堂,通过知识付费的模式实现课程变现。
2017年,B站成立了UP主运营部门,会对教育相关Up主进行培训和扶持。去年10月30日,B站“课堂”内测上线,正式将教育类UP主归类,涵盖了职业技能、实用技能、学习刚需等类别,并打造了首批军事专家“局座”张召忠、网红教授熊浩等知名IP。
在试水教育机构广告投放、帮助教育内容创作者通过知识付费、打赏等方式变现外,此次疫情期间,与学校和教育机构直接“一步到位”的合作,使视频平台与“在线教育”的距离,更进一步了。
“虎口夺食”不容易
视频平台本身自带的社交属性,用户的黏性更强,通过生动有趣的教育内容获取用户相对容易,获客的成本较低。但B站、抖音、快手等流量平台,想从教育机构中“虎口夺食”,也没有那么容易。相比在线教育平台,流量平台做教育还有很多先天不足。
一方面,视频平台本身缺乏完善的教研体系,在作业系统、学习效果评测、社群营销、教务督学等环节难以和垂直教育机构相抗衡,如何深化教育服务是个难题。另一方面,这种黏附在社交应用上的学习关系是否能保证学习效率,也是视频平台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
对此,何海平表示,“跟电商的销量最终由产品品质决定一样,视频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广告宣传、品牌拓展和导流,真正沉淀用户的还会是垂直的教育领域的专业平台,要靠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取胜。”
杜昶旭认为,在社交应用上做教学这件事情,在十多年前YY就已经试过了。这种短视频平台作一个引流的入口,做一些碎片化的学习没有问题,但是严肃学习不太适合在手机平台上去实现。
实际上,某种程度上,视频平台也在跟BAT等互联网巨头竞争抢夺教育资源,只不过各自的方向不同而已。
杜昶旭表示,“BAT更多的是为学校和第三方机构提供直播工具系统,比如腾讯希望用平台的技术导向智慧教育,而短视频平台最终是希望有内容来拉动用户的活跃度和黏性。”
投资人吴世春认为,抖音、快手、B站跟BAT都是流量入口,目的都是要吸引学生这批用户,也都看好这个教育市场,在这个赛道上必然会有一场恶战。
何海平认为,视频平台跟BAT之间肯定存在竞争关系,但也不是完全冲突。短视频平台的优势是可以为很多个体服务,给中小机构和老师带去很多机会,这个是BAT所不具备的。
对于更看好哪一家视频平台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发展,几位采访对象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杜昶旭表示看好快手,他认为快手自己搭建平台,支持教育机构和创业者变现的逻辑,更具生态化和更有价值。
吴世春则看好头条系,他提到,从媒体平台到视频平台再到飞书在线办公系统,头条系的布局相对良好,研发实力和资金实力更强一些。
一位教育行业投资人对雷锋网表示,他更看好B站。一是因为其受众年龄层和在线教育的受众更加贴近;二是B站的用户对创作者的粘性更高;三是B站已经有一批知识类的优质创作者,学习氛围相对更浓厚。
诚然,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只不过疫情的到来给在线教育加了一把旺火。同时,在这个特殊时期,抖音、快手、B站这些流量平台也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争抢在线教育新战场。而流量型平台想要下好教育这盘棋,需要在平衡好社交属性和教育属性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模式。
“未来可能会在各个视频平台上看到大量的教学内容,但是真正回归到严肃学习上,它不是简单的一个视频课就可以解决的”,杜昶旭表示,“最近大家一拥而上去做直播录播课,在线学习不等于网课,网课不等于直播录播,不等于把线下的东西直接搬到线上就解决了,教育线上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