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定了!又一地弹性上下班制!教育部发话:学生减负,教师也要减负 早晨有课的教师,可早来一会儿,下午可早走一点;上午没课的,可晚来一点
原标题:定了!又一地弹性上下班制!教育部发话:学生减负,教师也要减负
“早晨有课的教师,可早来一会儿,下午可早走一点;上午没课的,可晚来一点,下午就多参加一点课后服务工作,晚走一点。”
《民生周刊》记者注意到,今天,又一地明确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
12月23日,宁波市教育局发布消息,正式出台《关于深化“双减”工作 加强教师关心关爱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各地各校要推进实行弹性上下班制,支持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申请选择调休,保障教师必要的休息时间,尤其要关心家庭照顾任务较重、上班距离较远的教师。
该意见还提到,各地各校可探索课后服务时间 “储蓄制”,将课后服务时间折算成时间积分,用于本学期内兑换假期。可根据实际,探索实施“无理由休假”“关爱假”等,灵活安排教职工工作休息时间。
不仅是宁波!
《民生周刊》记者梳理发现,
不少地方都在出新招!
内蒙古:每周至少安排1次半天弹性休假
日前,内蒙古出台文件,对做好“双减”背景下教师关心关爱的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要求各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各校 最晚于2022年春季学期起建立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
内蒙古明确,“弹性上下班”以学校统筹安排为主、教师个人调节为辅。教师在完成固定的工作时长、规定的工作任务和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 每周至少安排1次半天弹性休假,也可适当提前离校或推迟到校,与当地早晚高峰时间错时上下班。
课后服务应设立AB岗制度,让教师在课后服务过程中能有效交替上岗,方便教师应急调整时间。各地各校也可根据实际,创新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度,合理安排教师的学习、备课和休息时间,保障教师的基本权益。
上海:拟明确教师课后服务报酬标准
上海拟根据课后服务“工作日全覆盖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2个小时”的工作要求, 按照法定工作日课后服务2小时按3课时折算,每课时补助85元的标准,安排经费发放教师课后服务报酬。
如何在减轻教师压力的同时,保证课后服务质量?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是重要一环。
上海市教委表示,课后服务经费包括日常运行经费和人员补助经费。日常运行经费方面,按照在校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00元的标准,安排经费补充学校用于免费课后服务的能耗、设施设备、材料购置等运行经费支出。课后服务经费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课后服务专项,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确保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劳有所得。
湖北宜昌: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弹性上下班”
湖北宜昌市印发《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清单》,针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全面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严格规范培训行为”等提出具体要求。
其中在“全面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中提到“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和初中晚自习集体上课或讲授新课”“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
就在前日,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
针对教师负担增加的问题,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也作出了回应。
教育部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指出,“双减”工作实施以来,因许多教师参与了课后服务工作,客观上给教师增加了一些新负担,这是现实。
吕玉刚说:“对老师的负担问题,从组织上、从我们教育部门,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要努力去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做到不要让老师的负担过重。因为老师也有家庭、也有孩子、也有其他的一些活动。当然,我们也要鼓励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继续发扬人民教师的崇高精神。”
《民生周刊》记者注意到,会上教育部也提出了三大解决措施,总结起来就是:
1.要按照编制把教师补充到位。老师如果缺很多,无形中老师分担的责任就重一些,因而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把该补的老师要补到位。
2.要积极探索推行教师的弹性上下班。根据教学安排,学校要统筹好三点半前和三点半后老师的工作安排。上午、早晨有课的,那就早来一会儿,下午可以早走一点。上午没课的,晚来一点,下午就多参加一点课后服务工作,晚走一点。
3.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吸引一些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参与学校工作。在这一点上,中央文件作了明确规定,要依法依规来操作,是由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去遴选,包括一些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经过遴选之后,认定他有这个条件,可以把这些有品质的机构和专业人士引入到学校来。 但不是由学校直接和这些机构去联系,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允许的,一定要经过教育部门统一遴选若干个,然后提供给学校去自主选择、去使用,收费要符合相关规定,这样通过多种途径来减轻教师的负担问题。
关于弹性工作制,
不少教师也在网络留言,
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什么时候能落实?
班主任怎么办?
依旧在严格打卡
的确,这些都是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
各地教育局发文倡导弹性工作制,无疑是关爱教师的好事,但具体到各个学校,究竟落实的怎么样?如何落实?比如,上下班时间不统一后,每位教师的出勤如何考核,绩效要怎么算,种种细节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都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把这些问题都一一落实到位了,这份暖心福利才能真正送到每位教师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