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上海交大教授:大学一帆风顺太可惜,要用好这个最佳试错场 开学季到来,大学校园又迎来一批新生。作为一名从教二十余年的教师,每年这个时
原标题:上海交大教授:大学一帆风顺太“可惜”,要用好这个“最佳试错场”
开学季到来,大学校园又迎来一批新生。作为一名从教二十余年的教师,每年这个时候,看着考生收获人生第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重要成就,内心总是感慨万千。他们以十几年寒窗的坚持,考场上的沉着,无数次的自我突破,收获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想必此刻,许多准大学生正憧憬着精彩的大学时光:充满智慧的教授、引人入胜的课程、丰富多彩的活动、志同道合的同学……大学生活纵使千般美好,我还是想给新生一个出乎意料的提醒:有价值的大学生活,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过程。
只在熟悉领域打转,能收获喜悦却难实现跨越
为何要在充满希望和开心的时刻讲挫折?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一个人长大后具有什么样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我们经历的事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功,另一类是挫折。这两类经历对人格养成都至关重要,成功有成功的作用,挫折有挫折的价值,缺一不可。
不过,没有人喜欢困难和挫折,每个人都期待生活一帆风顺。我们普遍习惯于在成功时欢呼庆祝,遭遇挫折时选择默不出声。“成功学”大行其道,即便在教育体系内,也通常以成功者作为学习的案例,鲜有针对失败者的深度剖析。我们不喜欢挫折,因为挫折意味着要遭受损失,要面子不保,自尊心也可能备受打击。然而,挫折并不会因为不受欢迎就不发生。
在这个成功的时刻谈挫折,听起来不合时宜,但如果我们走访校园,去倾听那些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们的心声时,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谈及大学时光,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那些轻松愉快的事情,而是在面对困难时的思考与突破。
细想之下,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正如攀登者离开平坦的大道,迎着险峰而上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人生中那些富有挑战性的时刻,往往能带来最深刻的领悟与最宝贵的成长。带着这样的认识,或许我们能以更从容的心态来看待大学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面对挫折时的失落与迷茫,是再自然不过的情绪。然而,生活中处处藏着令人深思的现象:体育场上,那些最优秀的运动员不是在重复已经完美掌握的动作,而是一遍遍挑战最可能失败的难度更高的动作;风雨中的小树,正是经历过无数次摇摆,才长成了最挺拔的身姿,它的根系也在风雨中延伸得更深更广;蝴蝶破茧时的痛苦挣扎,是为了获得展翅的力量,过早的帮助反而会让它失去飞翔的能力;珍珠的莹润光泽,来自于对砂砾的包容,看似扎眼的异物造就了大海最美的珍宝。
这些平凡中的奥秘似乎在悄悄告诉我们:成长,不会是一条笔直向上的道路。一个人只在熟悉的领域打转,或许能获得不断的成功喜悦,但往往会错过真正的跨越。倒是那些让人忐忑不安、充满未知的尝试,最容易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些充满挑战的未知领域,往往孕育着最大的突破可能。挫折虽然苦涩,却是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养分。
挫折与磨练,远比温室中的保护有意义
大学,是年轻人经历挫折的最佳场所。在无数怀揣梦想的新生即将踏入校门之际,这个略显“残酷”的真相格外值得一说。
说它残酷,是因为在许多人的想象中,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殿堂、理想的天地。但正是大学这种特殊的环境,既给了年轻人犯错的自由,又提供了改正的机会。
在中学阶段,每个学生就像在温室中成长,有老师悉心指导,有家长严密监督,每一步都有既定的路径可循。而当学生步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温室的玻璃门窗都被打开:不再有人督促按时晨起,不再有人提醒完成作业,不再有人代为规划活动和学习时间,处处都需要自主决定。在这个过程中,迷茫、困惑、失误在所难免,但这恰恰是大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大学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场,让年轻人在相对宽容的环境中,去尝试、去犯错、去领悟,为未来真正踏入社会做好准备。这种磨炼,远比温室中的保护更有意义。
在大学这个相对宽容的环境中,年轻人有机会学会如何与挫折相处,如何在失败中寻找前进的力量。当面对困难时,不妨仔细思考一下那些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就的校友们的经历,就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经历过挫折,正是这些经历让他们变得更加坚韧。对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而言,也许最重要的不是追求一帆风顺,而是培养直面挫折的勇气和从挫折中汲取养分的智慧。这样的心态,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大学时光,更将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