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深圳开学第一天,谣言传疯了,家长吓晕了 没想到,深圳开学第一天,家长们竟然被一则谣言吓晕了。 早上,朋友圈、家长群里突然刷屏:深圳
原标题:深圳开学第一天,谣言传疯了,家长吓晕了…
没想到,深圳开学第一天,家长们竟然被一则谣言吓晕了。
早上,朋友圈、家长群里突然刷屏:“深圳全面封杀教辅,任何教辅都不准用!”
好多家长私信我问,怎么办,怎么办!
紧接着,群里炸开锅!
有人怒气冲天,有人连夜报班,还有人怕以后买不到开始囤!教!辅!……
结果没多久,深圳教育局官方公众号就发布公告,辟谣了“禁教辅”的传闻。
原来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谣言!
广东省教育厅在7月份确实出台了有关“教辅”的政策,但核心不是“禁止”,而是规范。
小学:不允许学校或老师向小学生推荐、统一征订或代购任何教辅(政府或学校免费提供的除外)。
初中:可在省级“评议推荐目录”内选用教辅,走公开、公示程序。
高中:由学校主体设立使用委员会,在多方监督下自主使用并公示。
要严格执行“一科一辅”。
大家有没有现在关于教育的谣言,最能引爆网络。
原因太简单了,因为现在的家长心里都特别“脆弱”,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急得晕头转向。
我家孩子今年上大学了,回头看过往的小学初中高中,其实也走了不少弯路,操了不少毫无意义的心。
一些感受分享给大家
1、99%的教辅都没用,纯粹是“废品”
过去我也喜欢买教辅,但买来以后基本上没用过,我们都笑称教辅是“镇宅之宝”。中年老母的镇宅神器,你家有吗?
现在我的VIP家长社群二手书群里,崭新的教辅送都没人要。
实际上,能把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做好就不错了。
认真做好老师布置作业、订正、消化、整理错题,讲闭环跑通,就已经超越绝大多数人了。
2、谨记教育的主体是老师与学生
我建议家长们,别总怀疑学校躺平,“不布置作业”。
其实,市面上优质教辅的编写者,多半是体制内的一线老师与教研组;
学校有完整的教研与作业设计,还有大量的学生数据,这是外面机构比不了的优势。
大多数家长并不懂教育,更不懂教课,就不要疯狂“加戏”,参与到教学中,这样不仅自己焦虑,还会打乱孩子学习的节奏。
学校老师遇到这样的家长,也唯恐避之不及,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家孩子。(聪明的家长,不轻易当刺头)
3、家长稳住心态,别做“韭菜”
家长们要清醒、理智,不要被恐慌裹挟。
一焦虑,就立即报班、疯狂囤书——最开心的是谁?
绝对不是孩子。
家长的焦虑会传染给孩子,打乱安全感和节奏感,反而学不好。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成年人扛得住,孩子才会稳。
4、坚持做好每一天
动不动打鸡血容易,坚持每一天难。
开学是新的起点。
我建议家长把鸡血多用在自己身上,少“唠叨”孩子,把作息、陪伴与边界守好。
孩子踏踏实实学习,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