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亚洲顶级专业,两年后重启内地招生 暂别2年的香港大学牙医学院,今年再度面向内地开放招生。有消息称,广州一位全省前十的高分考生放弃清
原标题:亚洲顶级专业,两年后重启内地招生
暂别2年的香港大学牙医学院,今年再度面向内地开放招生。有消息称,广州一位全省前十的高分考生放弃清华北大,选择香港大学牙医学院。
牙医学科是香港大学的“神科”之一,在QS排名中常年稳居亚洲第一、全球前三,同时还拥有好就业、高收入、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回报。
香港教资会最新发布的2023/24学年就业调查显示,2024年香港八所公立大学中,医学、牙医及护理学毕业生位居高薪学科榜首,毕业生年薪高达54万港币。
当顶尖内地高校的录取竞争日趋白热化,拥有国际声誉、排名领先且职业前景清晰的港澳高校,正为“状元”级考生提供另一个选项。
亚洲top1学科再向内地“招手”
香港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章程显示: 2025学年,牙医学士招收本地及非本地学生。
这是自2022年港大牙医学院招收1名非本地生后,再次向内地学生抛出橄榄枝。
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牙科学”显示,香港大学位列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得分88分,与第一名密歇根大学仅差0.3分。
这是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在过去11年中第9次跻身全球前三甲,体现了其稳定的卓越表现。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成立于1982年, 是香港第一所也是唯一提供牙医学士和深造课程的学院,香港绝大多数的牙医都毕业于此。
该学院主要依托菲腊牙科医院开展临床教学。官网显示,菲腊牙科医院的主要职能是为训练牙医、牙科辅助人员及牙科护理专业人员而提供设施,并不提供公共牙科诊疗服务。
“港大招生”官微(港大深圳研究院)介绍,2022年,港大牙医学院也曾向内地招生,当年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均可申请报读港大牙医学士课程。
当年的招收名额极少,且要求不低,当年该学院非本地生收生名额是1个。
在录取方面,会优先考虑满足以下条件的学生:
高中理科成绩优异(生物、化学、物理等);
整体学习成绩优异;
掌握一定程度的应用广东话(会说广东话并不是必须条件,但牙医学院更倾向于录取会讲广东话的考生)。
而更早以前,2006年也有内地高考生进入香港大学牙医学院。
2006年,上海中学毕业的考生季超,通过高考及香港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成为当年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录取的两名内地生之一。
当时,港大对内地生开放的专业种类有限,医学类的专业仅有牙医和中医,临床医学没有招收内地学生。季超想学医,就选择了牙医专业。
彼时,香港大学牙医学院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仅为50名。这些年虽然有所增长,但也不超过100人。官网显示,2024年,该学院本科生为90名。
可以看出来,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不只是非本地生的招生名额极少,整体的本科生招收名额都不多。
选择背后:性价比+高薪
“我在本科期间,就完成了成为牙医所需的基本临床实践,本科毕业后就取得了香港的行医资格。”
张辰是港大牙医学院第一个录取的内地本科生,他的这段话也道出了许多内地顶尖学子攻读香港大学牙医背后的原因。
从培养周期来看,香港大学牙医学院的学士课程为六年,注重临床实践。学生由第二年开始便会在老师的帮助和监督下独立看病。到第六年毕业时,每个学生都已具备一定临床经验。
我们从菲腊牙科医院官网了解到,为配合香港大学牙医学院提供的本科教学及本院提供的其他训练课程,医院鼓励市民前来就诊。
不过求诊者须接受本院或牙医学院的职员的筛选,以评核其个案是否适合牙医学院本科学生、本院牙科辅助专业学生或牙医学院/本院职员的特定教学目的。
与此同时, 港大牙医学士(BDS)毕业生可直接成为一名香港注册牙医。根据香港法例第156章《牙医注册条例》,获颁授香港大学牙医学士学位(BDS)人士,即有资格申请注册成为香港注册牙医,无需另外考取执照。
张辰表示, 港大牙医学士毕业后的选择一般比较多样化:进入中小型私人诊所,连锁诊所或私人医院工作,也可以开设自己的牙医诊所。
另外, 也可选择进入政府诊所为公务员服务,亦可攻读硕士或者博士学位,成为牙科领域的专科医生或学术研究人员。
而在内地,由于口腔医学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培养一个专业的牙科医生,周期极长。
曾有报道指出,最短的学习路径要经历10年,包括5年本科学习、3年以上的临床合规培训和2-4年的专科医师培训;
最长的学习路径则需要17年,包括在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学术性博士学习后,进行为期3年规培和3年专培,漫长的学习周期,直接劝退了许多人。
从教育投资回报率看,香港大学牙医学院的“性价比”更显著一些。
作为香港唯一一间牙医学院,港大牙医学生找工作相对轻松,且薪水处于高位水平,起薪每月可达7万港币左右。
另据香港教资会最新发布的2023/24学年就业调查显示,2024年香港八所公立大学的学士学位毕业生平均年薪升至32.9万港元,创历史新高。
其中,医学、牙医及护理学毕业生持续位居高薪学科榜首,毕业生年薪高达54万港币,比去年增长6.72%。
此外,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还有全球发展的“通行证”。
张辰表示,港大牙医毕业生完全可以到内地或海外就业。如果想在海外执业,一部分国家或地区是认可香港医生资格的,只需要做简单的注册即可;另外英、美、澳等地可能会要求通过当地的考试,或完成短期进修课程后,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
事实上,在国外,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口腔医生也是高薪职业。
“牙医人才荒”的背后
每千人仅0.37名牙医
香港大学牙医毕业生的高薪就业前景,是当地人才荒催生出来的。
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截至2023年底,香港仅有2876名注册牙医,每千名市民平均拥有牙医人数约为0.37,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0.5的比例标准。
虽然香港大学的牙医学士学位名额,已由50名增加至90名,加幅逾四成,但仍然不足以解香港牙医不足的情况。
而 香港公营医疗机构的牙医数目更捉襟见肘,2022/2023年度每12.8名新毕业牙医投身私营市场才有一名加入公营体系服务。
大公文汇网去年的报道中,审计署最新的报告指出,11间政府牙科诊所的派筹数目,由2014/15年度起约每年4万个,减至2018/19至2022/23年度每年2万多个,大跌接近5成。
另外,署方还特地派员实测排队时间,发现4间诊所下午约5时就有市民排队,求诊者需要轮候至少7小时以取得翌日的筹号。
这也让许多香港人开始“北上”看牙。
一位来自香港的消费者去年在接受大公文汇网采访时表示,内地牙科机构有等待时间较短、价廉物美、服务周到等优点。
该消费者说,自己曾经在香港报价,每只种植牙要3万港元,5只合共收费15万港元,而且需要排期等候,不是有钱就能即刻解决,相反,在内地牙科医院进行同类手术,按汇率计算,整个疗程只需2万8千港元,足足节省10多万元。
为缓解公营系统牙医不足的情况,2023年,香港政府就修订《牙医注册条例》展开咨询,包括要求本地牙科毕业生先在公营或指定机构实习1年才能正式注册的条例。
不过,对此,当时的牙医学会会长王志伟指出,牙科学生在6年课程内,已有长时间实习,新方案可能会让牙科生感到忧虑。
去年7月,自立法会通过《2024年牙医注册(修订)条例草案》,为引入合资格非本地培训牙医开辟了新途径。卫生署随即于同月展开全球招聘工作,薪酬为每月港币71010至93255元,共接获超过90份非本地培训牙医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