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多高校出现零投档!无人报考,多所大学面临倒闭!你怎么看? 多高校出现零投档,不是保底是不想被割韭菜 今年是民办高校生死存亡的一个转折
原标题:多高校出现"零投档"!无人报考,多所大学面临倒闭!你怎么看?
多高校出现"零投档",不是“保底”是不想被“割韭菜”
今年是民办高校生死存亡的一个转折点
招生断崖:从“香饽饽”到“烫手山芋”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广东民办本科物理类专业缺口高达上万人,一所学校就能空出六千多个名额;陕西某民办高校的专业组在广西招生,竟遭遇“零投档”的尴尬;全国范围内,民办本科招生缺口触目惊心,即便降分15到30分,也填不满空荡荡的教室。
风向彻底变了。那些分数刚过本科线的考生和家长,不再执着于“砸锅卖铁也要上民办本科”,而是果断转向:要么选择就业前景更明朗、收费更低的公办专科或职业本科,要么干脆复读再战。尤其是那些能精准对接国企、名企的“职业本科”,因其“公办收费+技能导向”的优势,正成为新的香饽饽。相比之下,高学费、弱就业的民办本科,在志愿填报序列中,正被无情地边缘化。
本科补录投档线公布!降分分数暴涨仍有0投档!
2025年广东本科第二次补录在第一次补录分数线基础上,普通类再降15分,体育类、艺术类也有不同程度的降分。具体分数线如下:
普通类:历史类总分439分,物理类总分411分。但仍存在较大缺额。
无人报考,多所大学面临倒闭!你怎么看?
学校停办、教职工被裁员、上千名新生放弃入学、高考招生大范围缺额、志愿征集无人问津、甚至出现“0投档”情况……
民办高校迎来一记记重拳。
过去三四十年间,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一路疾驰狂飙,驶入了快速发展时代。
据教育部数据,截至2023年,我国民办高校789所,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994.38万人,已然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
然而,寒冬之下不得不直面,曾经辉煌一时的民办高校,逐渐变得不“香”了。
招生滑铁卢,学费付不起
高校的运营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包括硬件、师资、管理、校企合作、招生等各个方面,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增加营收的“两翼”一是靠学费、住宿费的上涨,二是靠在校学生数量的增长。
可以说,生源是民办高校得以生存的根本。
在今年高考人数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却出现了生源荒。
以广东为例,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广东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为76.8万人,在全国各省份中,仅位于河南、山东之后。
但在本科批次中,部分民办高校却出现大量招生缺额的情况,比如广州工商学院、湛江科技学院、广东理工学院等高校,第一次补录之后,学校缺额人数仍然较多。
甚至有些考生已经被民办本科录取,但最终选择放弃入学,比如广东白云学院2024年1477名新生放弃入学。
遭遇招生“滑铁卢”的学校并不是少数。
据悉,在广西2024年第三批志愿征集中,不少民办本科院校的投档分数,已低于广西本科线30多分,部分学校的投档分数线已经低于35分,降到330分左右。即使大幅度降分,第三次征集之后,部分民办本科在广西的招生,仍然存在较大缺额。
上海一所民办高校2024年在江西、四川、河南、贵州等地招生都面临不同程度断档,更是在上海首轮投档创下“0报考”的记录。
招生遇冷背后,动辄上万的高昂学费是不可不谈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比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没有生均财政拨款扶持一项,还必须自行承担办学场地、教师工资、校园硬件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开支,为了维持正常教学开展,一些民办高校不得不上调学费。
2023年,南昌工学院、南昌交通学院、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等多所民办本科院校对2023年收费标准调整公开征求意见,三所院校本科专业学费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上涨,据公开资料显示,学费最大上涨幅度为51.52%。此外,广东、上海等地民办高校,近年来学费也不同程度上涨。
在付出昂贵学费之后,不少家长都期待孩子能有较好的就业,但如今全社会疯狂“卷学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仍有一些隐形歧视存在,这使得部分学生在报考时更加谨慎。
与此同时,公办高校不断扩招,职业本科发展火热,也对民办高校形成了强大虹吸力。在“生源、竞争力和吸引力”三方困争之下,民办高校的“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大浪淘沙”下的出路
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还存在盲目追求招生数量、专业布局大而全、质量提升困难等现实问题。在人口连续负增长及经济大环境下,部分业内人士预测,如果按照目前民办高校招生遭冷的情况,未来越来越多民办高校可能难以为继,如何生存下去,是亟需思考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曾提交建议,呼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稳妥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例如密切跟踪每一所民办高校的招生录取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及早研究民办高校的退出机制。
西安欧亚学院创办人、董事长胡建波建议民办高校向内剖析,每所学校都应该深入研究并找到自己的特色,做出与众不同的外部贡献,同时要关注融合性教学支持,而不仅仅是依赖传统的课堂教学。
在已经“危机重重”的高校忙于自救之时,另有一批优质民办高校正在崛起,为民办教育带来又一缕曙光。
特别是西湖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一批新型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兴起,“小而精”的发展道路、开放办学聚集优质资源、探索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以更为新颖、超前的思路办学,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带领民办教育着力摆脱“低层次”办学的固有印象。
变化正在发生,变化已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