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高校教师离世,年仅45岁:光鲜背后,是无尽的心酸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5-06 19:48:02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又一位高校教师离世,年仅45岁:光鲜背后,是无尽的心酸 2025年5月3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同志

  原标题:又一位高校教师离世,年仅45岁:光鲜背后,是无尽的心酸

  2025年5月3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昌逝世,终年45岁 。

  易育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组织科科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还曾被评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 - 2016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然而,这样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却被病魔无情地带走,实在令人惋惜。

  2025年刚过去的这几个月,这样令人悲痛的消息太多了。1月3日,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崇俊因突发疾病去世,年仅42岁;2月22日,辽宁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祝志川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4岁;3月9日,48岁的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永锋在会议现场突发脑溢血离世;4月9日,曾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宁夏大学41岁教授李海波因突发疾病去世……

  这些中青年高校教师的离世,让我们在感慨生命无常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到大学教师这一群体背后隐藏的巨大职业压力。

  在大众眼中,高校教师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稳定的编制,较高的社会地位,还有让人眼红的寒暑假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凌晨两点实验室里还亮着的灯光,周末无休地备课,体检报告上密密麻麻的异常指标……这才是很多高校教师的真实生活写照。

  近年来,许多“双一流”建设高校普遍实行“预聘—长聘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非升即走”。青年教师想要在高校站稳脚跟,就必须在3 - 6年的考核期内,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比如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申请到科研项目、完成教学任务等。考核通过了,才能获得长期聘用或者转为事业编制;否则,就只能另谋出路。

  以北京和上海“双一流”建设高校社科人文专业为例,考核标准大多以论文、项目为核心 。西部某省份“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的讲师盛佩(化名)说,他在求职天津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时,该校要求3年内申请到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还要在本专业顶级期刊上发表1 - 2篇论文,此外还要有一项教学类奖项。这难度,可想而知。

  《中国科学基金》刊文指出,近年来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率呈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25%下降至2022年的17%,部分学科方向甚至下降至10%,申请难度越来越大。申请不到项目,就很难通过考核,青年教师们只能拼尽全力,没日没夜地搞科研、写论文。

  除了青年教师,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中生代也面临着巨大压力。以前,“非升即走”主要针对刚入校的青年教师,一般升为副教授或教授后,就能享受长期聘用待遇 。但现在,不少“双一流”建设高校将“非升即走”范围扩大至副教授,这就意味着,副教授也不能“躺平”了,同样要为了考核而努力。

  而那些拿下“教授”职称的教师,很多高校为了调动其积极性,实行年薪制。学校会定期考核,根据申请项目、发表论文数量与质量等科研业绩对其进行分级和评审,不同级别的年薪差异较大。这使得旧体制下的高校教师,也被卷入了科研竞争的浪潮中。

  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高校教师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2021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鲍威针对教师学术职业负荷和健康状况的调研结果显示,随着年龄递增,中生代教师和资深教师的生理疾病异常检出率明显上升 。例如,青年教师群体高血压的疾病检出率为9.19%,而中生代教师的检出率达到13%。

  高校教师们不仅要面对工作上的压力,还要兼顾家庭和个人生活。在“非升即走”考核期的青年教师,往往也是“成家立业”的关键时期,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叠加在一起,让他们不堪重负。

  面对如此大的压力,高校教师们该如何缓解呢?

  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说,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不要总是熬夜工作,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周可以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比如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释放压力的同时,还能增强体质。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营养均衡,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此外,当感觉压力过大时,不要一个人默默承受,可以和家人、朋友聊聊天,或者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从学校方面来看,应该更加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比如,增加校内体育运动设施供给,方便教师们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针对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压力,开展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活动;分析教职工历年体检数据,对指标有超标趋势的教师提前进行干预,提醒他们注意健康。

  在社会层面,我们也应该对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不要只看到他们光鲜的一面,也要了解他们背后的辛苦和付出。摒弃对高校教师工作轻松的刻板印象,认识到他们在科研、教学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

  高校教师们为了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术的探索者。希望他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期待学校和社会能够共同努力,为高校教师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宽松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在没有过多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更好地投身于教育和科研事业。

  生命只有一次,愿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能珍视自己的健康,也愿这样令人痛心的消息不再传来。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高考出分倒计时!这些关键准备,你完成了几个
高考出分倒计时!这些关键准备,你完成了几个

原标题:高考出分倒计时!这些关键准备,你完成了几个 在成绩公布之前,合

观察2025-06-23 20:23:52

女子资助儿子女友近65万留学,分手后法院判还25万,律
女子资助儿子女友近65万留学,分手后法院判还25万,律

原标题:女子资助儿子女友近65万留学,分手后法院判还25万,律师解读 据广州

观察2025-06-23 20:22:11

第四代大学,来了?
第四代大学,来了?

原标题:第四代大学,来了? 日前,10所新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复,其中两所定位

观察2025-06-23 20:20:55

浙江一大学学费每人每学年9.6万?收费标准是什么?
浙江一大学学费每人每学年9.6万?收费标准是什么?

原标题:浙江一大学学费每人每学年9.6万?收费标准是什么? 6月22日,刚刚获

观察2025-06-23 19:56:51

厦门中考圆满收官!“00后”孩子们告别初中
厦门中考圆满收官!“00后”孩子们告别初中

原标题:厦门中考圆满收官!00后孩子们告别初中 学生们考完从金榜题名门下走

观察2025-06-22 10:40:40

女子承诺无偿资助儿子女友留学,花费近65万元,二人
女子承诺无偿资助儿子女友留学,花费近65万元,二人

原标题:女子承诺无偿资助儿子女友留学,花费近65万元,二人分手后想要回,

观察2025-06-22 10:08:07

红榜专业出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等专业上榜,
红榜专业出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等专业上榜,

原标题:红榜专业出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等专业上榜,说明了什么 近

观察2025-06-21 18:51:15

取消一门学科”投票结果出人意料:化学排第3,英语仅
取消一门学科”投票结果出人意料:化学排第3,英语仅

原标题:取消一门学科投票结果出人意料:化学排第3,英语仅排第2,第1名竟是

观察2025-06-21 18:49:56

300余名学生与科研团队“双向奔赴”
300余名学生与科研团队“双向奔赴”

原标题:300余名学生与科研团队双向奔赴 成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双选会

观察2025-06-21 18:45:57

高考过后,这个千亿级市场持续火爆
高考过后,这个千亿级市场持续火爆

原标题:高考过后,这个千亿级市场持续火爆 近两年, 因为新高考改革, 高考

观察2025-06-21 18: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