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二代集中放弃清北 究竟是看透还是认命?
来源:教育人生 发表于2023-11-14 17:49:02 编辑:沫晓朵
摘要: 原标题:清北二代集中放弃清北 究竟是看透还是认命? 我们处于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 一边,看到清北背景的网红老师在给全国人民传授学习方法,教你10倍

  原标题:清北二代集中放弃清北 究竟是看透还是认命? 

  我们处于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

  一边,看到清北背景的网红老师在给全国人民传授学习方法,教你10倍概率上清北.

  另外一边,我周围看到的跨度40年的清北校友群体,又正在大规模地抛弃“清北”这个“鸡娃”目标.

  到底发生了什么?

  清北二代集中放弃清北,

  是相信家族智商回归?

  是计算了鸡娃的投资性价比?

  是财富自由后准备躺平?

  还是坐拥顶级学历也并没有“过好这一生”背后的无奈与佛系?

  我们通过4个清北校友的二代故事尝试着一窥究竟.(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

  “经初中这么整一下,我彻底佛了”

  丁凡选择在高二开始的时候,转轨了香港DSE路线,他做出这个决定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催化剂则是高中极度严格的宿舍管理,和刚换新的“复古派”班主任.

  在丁凡爸爸身上,你完全看不出来“清华光环”带来的那种压迫感与高预期,相反,他每次聊到孩子学习和升学的问题,那种随性和“那你还能咋样”的无奈感,让你情不自禁会想问:“在孩子小的时候您就这么佛系吗?”

  他说的很直白,但语气又很轻松:

  “我们家孩子是我一手带的,小的时候我也给他辅导辅导,这就看的很清楚——这孩子跟我们就不是一挂人,他就是一个普通孩子.”

  “孩子小时候就看得很清楚啦,你这理科逻辑能力行不行,喜不喜欢阅读,一带我就知道.”

  “但是他适合干些啥事儿呢,比如学学书法、写写字儿啥的,你别说,他这个是特别有感觉,写的非常好.”

  在大家都差不多的快乐小学之后,丁凡进入了一所四大的重点班,很快,他就崩了……

  丁凡爸爸对初中的描述很传神:“初中整个任务量太大,正常人都没法弄完,这跟小学有一个巨大的断层.而且初中这些老师布置起作业来,就感觉好像没有其他老师布置其他作业一样,就这么个整法.你要是一天有48个小时,那么个搞法还行.”

  “我们当时那个重点班,孩子都是挑进去的,那确实是强.而且老师他也默认你是外面培训过的,出题和平常课业不是一个难度.我们家孩子一开始,老师叫他到黑板上去答题,他手都发抖.”

  “初中要背的东西太多了,历史、道法等等那些,咣咣咣咣的,每天发的学习资料那是一堆一堆的.”

  “说实话,哪个初中的孩子不是被蹂躏过来的,每个初中能读出来的孩子,都有一个基本本领——就是能【糊弄】,不糊弄这个科,就是糊弄那个科,学校最牛的那帮人,也搞不完的,不可能搞完的,都得靠糊弄.”

  “上了初中之后,这同学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一个是你聪明不聪明,另外一个是你的耐受力.我们家孩子那也是非常努力的,但是他怎么学就是看不到太好的结果,班上个个都比他厉害,他咋都学不过,那是真的难受.”

  “最能卷的那些孩子吧,他总有一门或几门是得到了正反馈的.但我们家这种“肚子上”的孩子,每一门都那样,也不好,也不差,也不想彻底放弃,就他们中间这一拨最难受.

  孩子皮实一点儿的也就过去了,反正就三年,不皮实的要么去看看心理医生,要么就得转学.”

  “我们家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就是这个断层和落差太大了,他的努力得不到反馈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能在他房间那椅子上坐着一动不动,一两个小时,啥都不干,你说瘆不瘆人,确实压力太大了.”

  “我给他找过3个大夫,最后一个是北大的,不知道他们怎么交流的,反正后来孩子慢慢缓过来了.按他自己话说就是【放过自己了】,就熬过来了.”

  “我觉得,这孩子最终能放下自尊心、愿意承认智商差距的时候,他才真正转过这个弯儿来.”

  “我本来就是偏佛系的一个心态,经初中这么整一下,我是彻底佛了.”

  “还有个十年,孩子少了就好了.”

  (据爸爸跟周围家长交流反馈:初中这情况,不分学校,孩子们经历的都是【普遍现象】)

  “男孩不能当狗养”

  这个发自肺腑的慨叹来自于一位理工科清华爸爸,他回忆起儿子小的时候,在班里还是“非常厉害”,而且孩子还主动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深圳最难考的初中之一,并成功拼进去了,初一初二还可以,也都在年级前一百,但到了初三,出问题了 —— 孩子开始逃课,不返校.

  疫情网课,他家儿子就是不参与,各个老师也一筹莫展,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个事,那时候全家都慌了神儿了.

  这个师兄继续说道:“其实孩子是挺聪明的孩子,但现在大部分时间上哔哩哔哩,看日本卡通片,陷在里面不出来.

  孩子跟我们说他有他的计划,然后就把门一关,不跟你家长说话,只跟他自己的小哥们在一起混,跟大人搞对抗.”

  说实话,面对青春期这样一个局面,确实对家长、孩子两方而言都异常艰难,已经难以进行健康的沟通,还说什么清北复交这些名校的目标.只要孩子能够愿意跟父母沟通,“回归正轨”,父母就已经要烧高香了.

  爸爸能理解的是:孩子青春期的大脑结构和分泌的激素,使他通过这种强硬和直接对抗的方式来向家长表明自己立场和观点.

  孩子这样激烈的“反馈”,倒是也促进他进行了一些回忆反思:“我们小时候读书很简单,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完全不管,我就完全吸收了这种观念,但回想来看,儿子小的时候妈妈太强势,我经常帮儿子挡枪是不够的.

  孩子妈妈本科毕业,生了孩子就没上班了,对孩子过于关注,预期肯定高一些.再加上妈妈比较焦虑,各种课外课啊,然后老盯着孩子,用传统的训导式、服从式的管理方式,这个长期下来确实可能积累了很多问题.”

  “我们俩一直有分歧,但我没有办法阻止她.”

  “以前经常帮儿子挡枪,但还是不行,我跟孩子妈妈说 —— 不能把一个男孩当狗养”.

  清北老师,在深圳经历文化冲击

  陈老师和白老师都是六七年前来深任教的清北校友,在深圳认识,后来组建了一个清北合体的小家庭,他们的女儿如今2岁,在各种早教班之余,妈妈白老师坦言——“我不会让女儿再走我们以前的老路.”

  不像很多清北家长,都是到了初中、高中,才真正“绝望”,对孩子被动接纳.白老师对孩子的预期,在如此小的年龄上,就格外清晰,这与她在工作中的观察与体验有关.

  她说:“你看我们高中那些孩子,其实大部分现在还单纯得很,就想着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其实现在我们高考改革以后,广东省是3+1+2,这要求你在高中阶段就要想清楚以后从事哪一行,干什么的,但孩子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选课的时候都很茫然.”

  “我觉得【培养城市做题家】这条路没有太大价值,我不想让孩子参与这个没必要的激烈竞争,我希望她可以快乐、自由一些,以后能找到自己喜欢做、适合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在深圳,其实你但凡会点儿什么,都能过日子.”

  “而且说实话,我们也没资格对孩子有什么要求,你看我和她爸两个人考了清北又怎么样,现在经济不好,深圳这几波老师降薪下来,我们全部算下来一年也就五六十万,在深圳能干啥,虽然学校提供宿舍,但是离在这个地方买房子,还遥遥无期.

  即使是顶级的学历,进来了也就没什么用了,学校里也不少其他名校的老师,其实非常的卷,钱少也不影响卷的.”

  比起太太而言,陈老师虽然跟她结论一致,但看到的则是另一些东西.

  他觉得“深圳的高中生,其实很有特点,虽然他们学习上有点懒,但他们大部分心态挺好的,而且有些孩子思维特别活跃,他想着怎么创业、怎么搞钱.”

  “你能看到这些孩子背后的家庭,其实非常开明,也很自信(而且都很忙),那孩子的视野还是不一样,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有的是智能制造,有的是怎么当网红,有的是怎么卖货,反正他们不怎么担心考什么大学的问题.”

  “这些孩子其实能力挺强的,就是不一定体现在考试上,我感觉他们未来的路还是挺宽的,做啥都行,而且他们其实跟他们父母一样,非常灵活,善于捕捉机会.”

  “我来了深圳以后还是经历了一定的文化冲击的,但现在,我感觉也慢慢融入到这种理念里面了,就是天然相信孩子以后是有孩子自己的出路的,而且是她们自己走出来的,大人不用特别担心或焦虑,也少干扰.”

  “上清华北大和过好这一生,貌似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最后一句话,他这么说。

  “不跟着tǐ zhì内玩儿了”

  有少数校友,因为各种各样的背景因素,决定从小就走国际化的路子,“不跟着tǐ zhì内继续玩儿了”~

  之前的一位家长朋友,对面学校的,小学就让孩子体验了【公立】、【双语】和【国外】三种环境,然后很坚定的选择了国际化路线,她并不是单纯想避卷,而是在充分的信息、体验与研究之上,希望能提供给孩子一种可以供其“自由发展”的环境。

  风格上,她完全不佛系,反而是筛选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源去孵化娃,从小孩子生长在一个开明的家庭环境中,也有爸爸陪聊各种天文地理,同时孩子还在不同学校的经历中,吸收了不同的养分:在公立小学,打好了语文、数学和中文阅读的底子,去美国插班了一年,又扫平了英文,再回来到双语学校,在人文与科学方面保持进一步的进阶,与双母语的平衡状态。

  可以说是家庭培养了为学校打招牌的牛娃的典型代表。这种娃,虽然不走清北复交,但也是藤校牛剑的种子选手,似乎家里没有人为名校而焦虑。

  “孩子虽然已经高中了,还能够一直跟我分享她最近喜欢读的书,这就是让我最欣慰的事,一切都值当了”,在上一次对话中,她的妈妈如此感慨道.

  文章写到结尾,想起来我一个可爱又很犀利的亲同学,她直白地这么说:

  “咱就承认,是咱这一代抓了一手好牌,前几局确实手气都还可以”——

  “但你想想,这小升初、中考、高考、找工作,这可一个个都是连续的独立事件”!

  “我们得有运气多好,每一个节拍才能都踩上”.

  “我刚才在听一个挺有意思的姑娘的播客采访,她是四中+U Penn商科+HK投行+美元PE-->被裁员-->做小红书搞笑博主,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但这个孩子还真是招人喜欢,是个什么样的人真的才是核心.”

  “我们当时的路想想真是就是反向筛选,是时代筛选了我们,但不是我们努力获得了时代,我们现在至少不会迷信上了清北就能怎么样.”

  “所以时代变化了,老路是肯定不行了”.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学校食堂越来越像商场B1”,网红连锁店盯上了大学
“学校食堂越来越像商场B1”,网红连锁店盯上了大学

原标题:学校食堂越来越像商场B1,网红连锁店盯上了大学生 01 激烈!社会餐饮

观察11小时前

“学生不扫雪取消奖学金”?学院回应
“学生不扫雪取消奖学金”?学院回应

原标题:学生不扫雪取消奖学金?学院回应 11月26日,有网友发布辽宁大学《化

观察11小时前

更好地养育:培养能力,而不是消除行为
更好地养育:培养能力,而不是消除行为

原标题:更好地养育:培养能力,而不是消除行为 - 选本好书,让生活松弛有度

观察2024-11-26 11:59:24

取消寒暑假?最新回应来了
取消寒暑假?最新回应来了

原标题:取消寒暑假?最新回应来了 近日,有网帖称武汉部分学校试点取消寒

观察2024-11-26 11:58:10

考研人数暴跌,研究生学历不再吃香了?
考研人数暴跌,研究生学历不再吃香了?

原标题:考研人数暴跌,研究生学历不再吃香了? 11月21日,教育部公布2025年全

观察2024-11-26 11:55:44

“小作坊下药就是猛”,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靠AI半年
“小作坊下药就是猛”,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靠AI半年

原标题:小作坊下药就是猛,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靠AI半年赚30万 现在打开视频

观察2024-11-25 19:14:24

警察也管不了,老师又能怎样?校园霸凌难以灭绝,或
警察也管不了,老师又能怎样?校园霸凌难以灭绝,或

原标题:警察也管不了,老师又能怎样?校园霸凌难以灭绝,或许答案找到了

观察2024-11-25 19:13:51

日赚800元,大学生抢着给老外做导游
日赚800元,大学生抢着给老外做导游

原标题:日赚800元,大学生抢着给老外做导游 随着今年暑假两名外国博主的一

观察2024-11-25 19:12:31

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高校“食堂共享”也来了!
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高校“食堂共享”也来了!

原标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高校食堂共享也来了! 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印

观察2024-11-25 19:07:24

“高校商业街回收地沟油”?校方回应
“高校商业街回收地沟油”?校方回应

原标题:高校商业街回收地沟油?校方回应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1月23日就网

观察2024-11-25 18: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