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雾卡时代,以修行的心态去践行国学教育 素质教育并不等同于文艺与体育。它是全方位的技能性教育,本质在于培养孩子们具有作为终身学习者的
原标题:雾卡时代,以修行的心态去践行国学教育
素质教育并不等同于文艺与体育。它是全方位的技能性教育,本质在于培养孩子们具有作为终身学习者的基本素质,让其找到在一个方向上的兴趣并坚持,理解自己的心理以及学习素质从而使学习能够进入正向循环。
眼下,孩子们面临的是瞬息万变的世界,社会文化挑战也日趋复杂。政策引领之下,素质教育刚需不断增强。本周起,芥末堆将通过不同细分赛道的行业观察与读者朋友们一同探索一个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图景。
围炉煮茶、聚会插花。随着新中式茶馆和国学文化体验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届年轻人在中式美学和古老的东方哲学智慧中寻找雾卡(VUCA)时代的片刻安宁。
近年来,《汉字听写大会》、《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等形式丰富的国学综艺节目频频登陆央视,且具有相当可观的收视率。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掀起热潮。2021年,中宣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部署当前传承发展工作。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节日热、文物热、非遗热、博物馆热纷纷兴起,而这背后体现出来的是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鉴于早教和K-12阶段市场的盲目扩张阶段已经结束,随着消费者对以素质教育为主非学科教育需求的显著增加,国学教育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让孩子们能够获益终生的处世能力,也逐渐呈现出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良好家庭教育导向。
政策利好,课外辅助教学空间广阔
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统筹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基于当前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重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强化顶层设计。
文件要求各学科从自身特点出发,注重发挥各自优势,彼此协调配合,形成有机整体,强调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3+2+N”全科覆盖。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不增加课业负担为基本原则,随着新高考改革草案的发布,古诗文在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和传统文化内容在考试中的占比逐步提升,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少儿国学教育行业的发展。但目前,少儿国学教育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差异化发展、个性化解决方案以提高用户粘性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市场份额的重中之重。
“双减”政策落地,国家越来越重视“全人教育”,汇贤学校校长苏兴认为国学教育正能够承担起这项功能,而世界多元化同样为传统文化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他提到,国学教育的发展仍要立足于全球化的视野,目前汇贤学校提供双语教学并在高中阶段开设国际部。在苏兴看来,国学教育目前面临的挑战在于对于大部分学校中课程体系搭建存在偏差,国学教育机构和相关从业者对行业的理解和践行能力需要有所提升。
“在这个赛道中,从业人员其实很多,学生也很多。但是单科的多,多科的少;单店的多,规模化的少;教师个人开店多,标准化运营的少。主要还是对于行业本质的理解问题。疫情过后,需求是始终存在的,每一个形态的只要坚持健康营运就一定会有饭吃。”东书房创始人汝国兴提到,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目前难以全面覆盖的,“所以我们就是在补缺,机会和潜力是巨大的。有一个比较好的趋势是,大家对国学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扎实。”
针对少儿群体的国学教育目前主要以中国古典典籍为载体,进行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教育,教学内容以儒学为主体,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数术等学科。相关数据表明,2014 年至 2017年,中国少儿培训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5.1%,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步上涨的发展趋势,产业容量有望持续扩张。未来或将形成品牌全局涉足、中小品牌专业立足的多元市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