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MIT、宾大、加州系大学等发布新生调查报告 信息量有点大
来源:外滩教育 发表于2022-08-30 18:04:27 编辑:沫晓朵
摘要: 原标题:耶鲁、MIT、宾大、加州系大学等发布新生调查报告 信息量有点大 最近,不少美国名校都发布了新生调查报告。从私立的耶鲁、宾大、MIT,到加州

  原标题:耶鲁、MIT、宾大、加州系大学等发布新生调查报告 信息量有点大 

  最近,不少美国名校都发布了新生调查报告。从私立的耶鲁、宾大、MIT,到加州系公立大学,不难看到一些留学的新动态,一方面,成绩和生源多样化依旧是这些顶尖名校看中的招生要素,另一方面,不管是中国留学生,还是美国本土亚裔,都面临着招生份额减少的情况。但除去这些量化的数据,大学依旧强调了软实力对学生的影响。

  开学季,美国名校耶鲁、宾大、MIT、布朗和加州系公立大学纷纷发布了新生调查报告。

  今年的录取率创了新低,图片来自Best Colleges

  一直关注各种教育数据的我们,第一时间找来了最新数据,一窥趋势: 除了录取率之外,新生调查说哪些招生“秘密”?戳破哪些市场制造的幻觉?

  看热闹的我们更想知道,这些被录取的学生身上, 又有哪些共性?又有什么教育启示呢?

  藤校报告里的秘密:

  既要成绩,也要多元化

  先来看看 耶鲁大学class of 2026新生报告的大学数据。

  图片来自耶鲁2026届新生报告

  耶鲁大学官网新闻显示,今年学校收到了超过52000份大学、转学等申请,是校史上申请人数最多的一年。本科新生的申请总数高达36844人,其中早申请6069人,常规申请30775人。

  最终来自美国51个不同的州和55个国家的1557位新生被录取。据已知数据, 今年被耶鲁录取的中国学生共有30人出头,其中国内高中14人,分布在 北京十一、鼎石、上中国际、中芯、上海世外、深中等。

  这些新生里,成绩优异是门槛,92%的学生在高中排名前10%。

  图片来自耶鲁2026届新生报告

  在耶鲁这份新生报告里,有亮点非常值得大家注意:

  其一,新生中,51%学生来自少数群体,17%学生家里第一代大学生,12%是校友子女。很多家长常纳闷为什么跟我们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录取却完全不同呢?大学招生非常多元,成绩只能保证门槛。

  其二,转学生人数极少,仅招生了24位新生(They will be joined by 24 new transfer students……)。

  最近有机构在推崇大学随便申,进了大学再转学,无限延长升学线。但是有靠谱顾问告诉我,转入藤校成功概率可能低于2%,尤其是转入排名更靠前的那几所, 成功概率就更低了。

  耶鲁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4位转学生名额分到中国背景的学生身上可能是极低的个位数,机会极度渺茫,若没有足够的实力,真不建议再花笔转学费……

  另一所藤校 宾大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

  今年宾大从申请的54588名学生中招收了2417名新生,来自84个国家,国际生占比16%。

  其中49%的学生来自早申请。虽然标化成绩不是强制性的,但是仍有许多学生提交了成绩。ACT中位数分数期间为34-36分,SAT为1510-1560分。

  据已知数据,宾大录取了超过60位中国背景的学生,其中国内高中有19人,来自 重庆南开、上外附中、深国交、北师大实验、南外、上海华二等。

  图片来自宾大2026届新生报告

  在被录取的学生中,18%是第一代大学生,19%可以申请联邦Pell-eligible奖学金(无需偿还贷款,针对家庭条件一般的家庭),23%的学生来自因为族裔等历史原因等高等教育受阻的家庭。

  图片来自宾大2026届新生报告

  国际生招生人数骤降

  类似耶鲁、宾大和布朗等强调博雅教育的藤校,在申请中除了硬性指标外,也有更「多元」的考虑。目前中国一线城市学生申请面临的挑战,可能就是申请背景相对同质化。

  当然,美国大学的录取从不是只有一个标准,不同类别的大学对于申请者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以前沿理工类研究著称的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在申请时候则受背景等因素影响较少。

  图片来自MIT2026届新生报告

  今年MIT申请人数高达33767,录取了1337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等候名单的763人无一人转正。这也是,毕竟谁愿意录取了MIT又放弃呢!

  数据显示,目前在MIT就读的中国大陆本科学生共计62人,每年不过十余人。研究生810人,不乏清北毕业生。

  图片来自2020-2021届MIT国际学生报告

  MIT的新生调查里也显示出其学霸招生风格,大半页都在分享成绩中位数。而能被录取的学生大多有些过人的天才式表现,比如竞赛大奖,或对Stem的忘我钻研,或者有着创新精神的小创业者。

  我认识的MIT学生,几乎都能用天才来形容,不是自学好几名语言,就是全球竞赛大奖,抑或是自己在家制作小发明等……

  MIT的新生报告里还有一项非常有趣:最受本届学生欢迎的名字是?改个名不是就能当学霸……

  图片来自MIT官网

  在私校之外,我们也来看看公校的数据。

  最有代表性的公校莫过于加州系大学,因其录取学生人数多,常被部分牛娃学生用来保底,尤其是伯克利,常被看做亚裔理工生的聚集地。

  但是从新生数据来看,国际学生的比例在降低。同时,来自美国本土的亚裔学生比例也在下降。

  比如UCLA国际学生人数从2021年的1999将至1359人,足足降低了32%!包括录取大校戴维斯分校和圣地亚哥分校,国际学生人数录取人数几乎减少了40%!

  最近常有人说美国大学扩招是利好, 但是扩招的是不是国际生,甚至是不是中国学生,不容乐观。

  图片来自加州系大学新生调查

  大家最为关注的伯克利国际生也有大幅下降,从1728人降至1280人,降低了26.5%!

  好消息是,加州系接受转学生人数没有降低。伯克利在这个新学年接纳了4000余名转学生,UCLA接受了5000余名转学生入学。

  如伯克利数据显示,国际生转学人数为619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转入类似加州系大学的比例可能比藤校要高得多。

  图片来自伯克利大学新生调查

  共性能力的养成

  量化的数据只能呈现出名校生相对被标准化的一面,如同一座冰山附在水面的部分。

  但真正打动招生官的可能是无法用数据呈现出来的一面。市面上关于名校生的共性总结文章已经写了许多,包括我们自己,如时间管理能力、顶尖的学术能力、对于世界的共情力等等。

  宾大在新生报告里总结了软形式实力里被提及最多的四项,我把原文列在这里:

  commitment to learning(77%)

  culture engagement(68%)

  community impact(92%)

  personal development(94%)

  图片来自宾大2026届新生报告

  这些能力养成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定是靠家庭,而非外包的机构。

  哈佛学生校报The Harvard Crimson曾发表了一篇文章,询问了3位主要是靠家庭教育走入哈佛的校友。

  图片来自The Harvard Crimson

  他们一致同意,家庭教育带来的优势有以下三点极为突出:

  1、对学问持之以恒的高涨兴趣

  这点毋庸置疑,他们认识到教育是受益终身的事,而不是上名校就结束了的工具。

  2、独立思维能力更加突出

  路透社曾发过一篇报导,说现如今的美国人似乎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就美国的情况来说,十有八九也是因为现如今这个国家的公共教育——尽管看似很快乐、很开放——但实际上教的东西相差无几、对学生的学能要求出奇地统一——反正没有正确答案,总之说就行。

  在这种环境下,家庭教育更为重要。一位哈佛学生说道:“家庭教育给我带来的是一种不那么僵化的思维方式,这其中,真正的创造力、想象空间和严密的思维都可以得到锻炼。”

  有调查也发现,跟孩子一起固定时间吃晚饭、讨论分享彼此想法的父母,会养出更具思考力的孩子。

  3、更自由的自我导向性

  在现如今流行的直升机父母的养育下,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被迫习惯于一种填鸭式的前进方式。

  最后一名受访者奥莉薇亚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说,当学生们从一个闭塞的环境突然进入到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高等教育环境,并要挣扎着学自我管理时,以上所讲的情况就会很成问题。

  The Harvard Crimson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期望来自自身

  她告诉 The Harvard Crimson :“我很不喜欢有人天天盯在我屁股后面告诉我时间该怎么花, 我认为时间管理应该是我自己的一笔财富和资产,因为它是一个有机的过程。我都是自己告诉自己什么时候该坐下做功课、读书了。没人强迫我的。”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学校食堂越来越像商场B1”,网红连锁店盯上了大学
“学校食堂越来越像商场B1”,网红连锁店盯上了大学

原标题:学校食堂越来越像商场B1,网红连锁店盯上了大学生 01 激烈!社会餐饮

观察11小时前

“学生不扫雪取消奖学金”?学院回应
“学生不扫雪取消奖学金”?学院回应

原标题:学生不扫雪取消奖学金?学院回应 11月26日,有网友发布辽宁大学《化

观察11小时前

更好地养育:培养能力,而不是消除行为
更好地养育:培养能力,而不是消除行为

原标题:更好地养育:培养能力,而不是消除行为 - 选本好书,让生活松弛有度

观察2024-11-26 11:59:24

取消寒暑假?最新回应来了
取消寒暑假?最新回应来了

原标题:取消寒暑假?最新回应来了 近日,有网帖称武汉部分学校试点取消寒

观察2024-11-26 11:58:10

考研人数暴跌,研究生学历不再吃香了?
考研人数暴跌,研究生学历不再吃香了?

原标题:考研人数暴跌,研究生学历不再吃香了? 11月21日,教育部公布2025年全

观察2024-11-26 11:55:44

“小作坊下药就是猛”,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靠AI半年
“小作坊下药就是猛”,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靠AI半年

原标题:小作坊下药就是猛,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靠AI半年赚30万 现在打开视频

观察2024-11-25 19:14:24

警察也管不了,老师又能怎样?校园霸凌难以灭绝,或
警察也管不了,老师又能怎样?校园霸凌难以灭绝,或

原标题:警察也管不了,老师又能怎样?校园霸凌难以灭绝,或许答案找到了

观察2024-11-25 19:13:51

日赚800元,大学生抢着给老外做导游
日赚800元,大学生抢着给老外做导游

原标题:日赚800元,大学生抢着给老外做导游 随着今年暑假两名外国博主的一

观察2024-11-25 19:12:31

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高校“食堂共享”也来了!
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高校“食堂共享”也来了!

原标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高校食堂共享也来了! 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印

观察2024-11-25 19:07:24

“高校商业街回收地沟油”?校方回应
“高校商业街回收地沟油”?校方回应

原标题:高校商业街回收地沟油?校方回应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1月23日就网

观察2024-11-25 18:59:42